呼吸通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是常用的方式,又称为上肺呼吸,是一种浅呼吸,即肺的中部和上部充气,肺的底端却没有完全运动。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时,人们易处于兴奋甚至精神紧张的状态。腹式呼吸也称为横膈膜呼吸,是一种深呼吸,会让位于肺部下方的横膈膜下降,使肺的底部大量充气。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中医学认为,腹居人体中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气血的运行,使人体处于安静自如状态,达到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人们在做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从而使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也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由此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同时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全身器官组织起调整和促进作用;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良好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改善消化机能,有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腹肌还是排便的动力肌。腹肌的收缩有利于排便,利于防治习惯性便秘。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一些肺气肿老患者也开始担心疾病复发,这时不妨多做做腹式呼吸锻炼。
肺气肿患者由于肺体积增大,使胸廓前后及上下径均增大而呈桶状(俗称“桶状胸”),使膈肌这个“风箱”的活动度下降,造成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可以利用腹肌的活动带动膈肌运动,从而增大肺的上下运动幅度,进而改善慢性肺气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是:集中精力,放松肩部;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呼比吸长,不可用力。
具体做法是: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胸前,一后放腹部,吸气时用鼻,尽力将腹部挺出,使腹内压下降,协助膈肌下降,帮助吸气;呼气时用口呼气,作吹口哨状,同时腹部内收,使腹内压增加,帮助隔肌向上运动,有利于呼气。一般每日早晚各练习1次,每次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对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