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海洋里

2013-12-29 00:00:00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2期


  海上漂浮建筑、漂浮岛的概念并不新鲜,而且很早就开始成为建筑师、能源学者和人类学者的议题。但是,在Seascraper的概念诞生之前,大多数设计师的焦点更多地放在如何更好地让水上建筑平衡、防水,而在建筑本身的容纳能力和绿色性能上并没有更多突出的贡献。
  Seascraper的诞生,得益于每年一度的eVolo全球摩天大楼设计大赛。2009年,加拿大卑斯省Zigloo工作室设计的“环流”(The Gyre)成为当年的惊艳之作。这个直径一公里、深入海面以下400米、能容纳2000人居住的摩海大楼,有四个展开的手臂漂浮在海面,制造了一个安全的港湾,位于中间的是建筑主体,矛尖入海底。
  “环流”的中心主体最顶最宽阔层达三万平方米,层层缩窄,最深处也有600平方米。在露出海面的十字形手臂部分有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板,同时有雨水收集设施。在中心主体内有洋流发电装置,完全达到零排放循环能源。它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一个更为贴近海洋的科研和旅游场所,因此里面有商店、餐馆和花园——从高度上来看,这是一整座没入海中的帝国大厦。
  在“环流”之后,马来西亚设计师Sarly Adre bin Sarkum拿出了名为“ hO2+ scraper”的作品。相比“环流”的未来感,hO2+的灵感更多来自“漂浮岛”,露出海面的圆形部分是一片森林,包围着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
  不过,“hO2+ scraper”这个名字并不仅是“水”的化学式那么简单,“O”表示零排放和零污染,而“+”表示它还能自己产出食物——它露出海面的森林能够种植蔬菜并养殖禽畜,动物的排泄还能转换为沼气。海面以下部分像一个巨大的章鱼,有数十根仿生材质构造的触手,触手会发出生物光,吸引海洋生物定居,从而实现自给自足。这些触手能通过浮动来保持整体建筑的平衡,原理就跟广州塔顶的两个大铁球一样。同时,随潮汐摆动产生的动能也可以为内部提供能源。
  能源的供应问题解决了,但消耗的资源怎么处理呢?设计师们开始思考垃圾处理问题。韩国的设计师为他们的类似作品创造了一个“塑料鱼塔”,放置在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东太平洋洋面上——因为洋流的原因,此处已经形成一个比德州还大的垃圾漩涡,塑料鱼塔专用于搜集并处理垃圾,将其无害化处理后运往陆地,其顶部部分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居住空间。只不过,能够实现上述方案的垃圾处理技术都尚未成熟。
  虽说Seascraper不失为一种解决人类未来生存问题的方案,但我们仍然不可以对全球变暖和海面上升掉以轻心。摩海大楼设计的诞生也在提醒着人类:海洋的终究要归海洋。(文/十月)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sjpl/sjpl201302/sjpl20130245-3-l.jpg?auth_key=1735485943-79232903-0-ea71e009deb55db3830bdfec31aa97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