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文”触痛银行

2013-12-29 00:00:00聂日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7期

3月25日,银监会下发 “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了全面的规范。8号文的出台并不意外,算是近年来监管层对银行表外业务的态度的具体体现。8号文之后,银行股领跌,明显抓住了银行理财业务的痛处。要搞明白为什么市场反应这么强烈,我们需要先瞅瞅理财产品的本质是什么?

目前中国银行业处于由国家主权信用担保的状态,银行的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国家的风险。而理财产品风险要显著高于系统性风险,一般来说,他们要融资,利率水平要高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通过多对多的资产池、银行隐性担保等手段,模糊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主体,使得理财产品也获得了与存贷款等一样的、等同于国家信用的风险水平。可以说,通过银行的表外业务衍生的理财产品,占了银行的光。

对于融资方来说,产品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也就降低了;对于投资方来说,单个理财产品因为风险略高于系统性风险,收益率也会高于存款利率。所以投资方赚了高于存款利率的利差,融资方赚了低于贷款利率的利差,银行赚了中间业务收入。吃亏的只有银行的靠山——国家,系统性风险在上升。

显然,这不是银监会想看到的。银监会的逻辑很清楚,谁的孩子谁抱走,银行、投资方与融资方不能赚着明白钱,算着糊涂账,最终出了娄子让国家买单。

积极的观点认为,非标准化的债权产品规范起来,会对标准化的债券业务有促进。短期当然没问题,但长期却未必。理财产品能红红火火,是因为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受管制,国家对银行经营实行隐性担保,银行处于价值的洼地。市场化环境中,只要允许银行经营中间业务,鼓励非银行机构进行创新,就会出现各种逃避监管的金融产品,其中大多数可归结为设法从不能倒闭的银行身上分一杯羹,而非标债权产品投机取巧的动力无疑是最足的。

所以央行、银监会面对的重心不是如何监管银行理财,而应该转向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在此之前,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需要解:让银行自担风险,将其从系统性风险中剥离。如果改革不往前走这一步,我们就必须退回到改革前,不准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把银行管死看牢,只有不做事,才能防止做错事,让国家少吃亏。很明显,这不符合当前银行改革的方向,十几年以来银行改革的逻辑终点就是经营主体的独立化,国家不再为银行的经营兜底。

事实上,2012年颁布的金融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而理财产品、债券市场、信托等直接融资工具走的就是这条道路,银行理财这些可替代金融产品的兴起,也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旗手,倒逼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8号文可看成权宜之计,防范银行理财快速扩展对短期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以此为进一步银行改革与利率自由化等制度的出台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