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亮相物体“铅笔”
【解释】
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的笔。
幻想家 吉葡乐
吉葡乐,生于河北乡下,现居衡水。喜欢写诗写童话,害怕写简介,55……
有一支铅笔,穿着蓝色的外皮,刚从机器里生产出来。它对自己刚刚形成的样子,十分满意。很快,它就被摆到了超市的货架。
有一天,来了一个男孩。男孩刚放了暑假,来到超市里,三转两转,来到了文化用品一角,看见铅笔。最终,他买了其中一支。当然,他还同时买了蜡烛——万一停电,他就可以点上蜡烛照明。
买回去,铅笔和蜡烛就被扔到一个盒子里。在盒子里,铅笔和蜡烛混熟了,它们开始做朋友。一个黑心,一个白心,一个瘦一些,一个胖一些,它们对彼此的形象感到新奇。而“类似”的结构,更令它们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它们于是发誓永结同心,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另外,它们都希望自己永远这样崭新,不被使用。
“你的心黑得有点油亮。”
“你的心白得有点绵软。”
“心黑了好。”
“心白了好。”
这么说话时,蜡烛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心可以燃烧,铅笔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心可以记录。它们只分得出颜色,黑的心和白的心。
它们一起度过了很多个日夜,并且一直以为这样永远。
有一天,蜡烛遇见火柴,“哧”一下,火柴把蜡烛的白心给点着了。金色的火焰,一跳一跳,把小屋子里的黑暗给驱赶走了。不知怎么的,蜡烛一边燃烧,一边难受地流下了眼泪。从自己成为蜡烛的那天起,自己就有了被点燃的渴望,可现在,自己怎么流泪了呢?
一圈一圈的金色光晕下,铅笔遇见了创笔刀。
创笔刀转动着手柄,将铅笔削下一圈圈的木花,露出一小点铅笔芯,像一个小黑芽。应该可以写点什么了!铅笔的心激动难耐,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平静,它有了倾诉的欲望。在洁白的纸上,它却谨慎起来,有些话一说出来,就显得多余,所以琢磨半天,它也只写了两三句。那是读起来很有诗意的句子,有淡淡的忧伤。
蜡烛看得清清楚楚。可是,铅笔好像把蜡烛给忘了。蜡烛觉得很难过,泪忽地又流了下来。它突然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想被点燃,它只怀念以前和铅笔一起的日子。
以后,铅笔又写日记,画了铅笔画,可是内容都和蜡烛没关系。蜡烛很伤心,但是铅笔好像不曾注意到这些。铅笔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约定。
蜡烛越燃烧,会越矮。铅笔越用,也会越短。终于有一天,蜡烛成了一个小蜡烛头,火柴都懒得点了。铅笔成了一个小铅笔头,刨笔刀都削不着啦,它们又相逢在一个杂物盒子里。这时小蜡烛头裸露的那一点心也成了黑色,而且还硬巴巴的。它为自己的心没有始终如一,感到羞愧,不过一想到自己的本心仍然保持原来的颜色,又有点安慰。
“蜡烛。”
“铅笔。”
打了招呼以后,它们谈话的闸门,就收不住了。两个到了老年的朋友,一下又回到年轻的时光,它们说了好多话。
说到后来,蜡烛说:“假如我还可以照明。”
铅笔说:“假如我还可以写字。”
蜡烛说:“我只照着你写。”
铅笔说:“我只写你。”
在想象中,蜡烛营造的一小片光明中,铅笔沙沙地在纸上又画又写,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这么想象着,世界真的很安静。
后来,人们看见,在蜡烛燃尽,只剩一点骨节黑色蜡烛捻的烛台旁边的纸上,有一幅涂鸦,是一只崭新的蜡烛和一支崭新的铅笔,它们挨得很近。
生活家 缎苏
职业教书,热爱生活,喜欢写、行走和胡思乱想,出版作品《丝路诱惑》《幸福密码》。
在铅笔还作为主要写字工具的小学低年级,我常常是把铅笔当玩具玩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物资贫乏,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一颗淘气贪玩的心,和顺手的方便。
最开始,把它玩得像武器。老师为了小朋友们上课不讲小话,特别喜欢安排男女生同桌。我很不幸,分配到的同桌是个超级调皮的男生,还整天吸着鼻涕。为了彼此划清界限,我们毫不客气地在课桌中间划下三八线。我只是不喜欢他脏兮兮的鼻涕,并不想真的不友好。却没料到,在我写字时不小心越过线,一点点而已,他就狠狠地用铅笔戳了我的胳膊,痛得我咧嘴想哭。所以,当他也越线时,我同样不示弱地也用铅笔给他胳膊狠狠一下。从此以后,铅笔与铅笔的大战频频爆发,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平,一直到他被调开。
新换的同桌是个文静的男孩,小小年纪就写一手漂亮的字。做作业时,我通常很快,写完了就东张西望。侧头看到他一笔一画很认真,每个字都写得有点长,但非常周正,像一个个挺拔的士兵。有时我也悄悄得意一下,他写那么慢,我写那么快,我的字也很秀气啊。可学校举行写字比赛,他拿奖了我没拿,几次都如此,弄得我很沮丧。不过,和斯文好学的男生同桌好处很多,除了比比写字,还可以比比学习,也不会有烦人的争吵。我们桌上的三八线依然存在,但从来没打过。甚至有时候,我思想开小差被老师揪起来回答问题,他还会假装不经意地点点答案给我提示。
后来有一阵,开始流行起自动铅笔,基本上人手一支。不知道爸爸是怎么买的,我的自动铅笔跟所有人的都不一样。别人的都是细细的铅笔芯,我的却很粗。最让我抓狂的是,偏偏大家都喜欢比谁的笔芯更细。细细的笔芯写出细细的笔画,虽然颜色比较淡,但谁的字迹一下子都清瘦很多,仿佛有了种很骨感的韵味。而我的笔芯粗,写秃之后还要削一削笔尖。自动铅笔图的不就是自动方便吗,谁想过自动铅笔还要削呢?太幼小的年纪,心理真的奇怪,觉得很大众大家都一样的才是好的,却不明白与众不同未必是坏事,有时说不定还更好。
流行的东西貌似都很短命。不知不觉,自动铅笔又消失了,大家重新拾回普通铅笔。我们都喜欢用中华牌,红色的笔杆,亮亮的有一层光泽,而且有棱角,不似其他的圆乎乎的柱状,没有手感。我还喜欢红蓝铅笔,比起铅笔的铅色,红蓝绚丽多了。用它在书脚边画几朵花几片云是愉快的事。
最好笑的是,我经常干一件糊涂事。不知什么时候把铅笔插到头发上,等用笔的时候东找西找一直寻不到,完全沮丧失望时拿出一支新的削好做完作业,不经意间手摸到头发,赫然发现找了很久的铅笔原来顶在头上晃了半天。最窘的一次是顶着铅笔从学校走到家,足足一里路,难怪沿街一直有人怪异地看看我,还有人哧哧的笑。
小学三年级,终于被允许使用深深向往着的钢笔。第一次写错字,再不能轻易修改,橡皮头把纸张擦出一个洞。突然知道下笔前要慎重,突然懂得不敢再随心所欲,突然怀念起铅笔的干般好……
多年之后才明白,那就叫成长。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