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泡沫

2013-12-29 00:00:00橘久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3年4期

“你第一次看见我时是什么感觉?”

“似是故人来。”

“故人?”

“那你呢?你第一次看见我是什么感觉?”

坐在电脑另一端的安澜望着屏幕上的问题,愣了愣,本来有很多话想要说的她突然不知道怎么说了。她无法形容第一次看见陈征的感觉。那些埋在心里的话,如鲠在喉,久而久之便成了沉默的秘密。

陈征对于她来说,不是感觉,是真切的存在。尽管她所能记起的陈征,只是她青春里几个若隐若现的泡沫。

第一次看见陈征是高一。入学那天安澜迟到了,好不容易挑了个座位坐下来,陈征却突然从背后冒了出来。性格内敛的安澜被来势汹汹的陈征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同学,这是我的座位。”陈征一只手撑在桌子上,斜着眼望着安澜。明明还是稚气未脱的男孩,眼角眉梢却都透着故作成熟的骄傲。

安澜起身,离开陈征座位的时候,因为慌忙还差点摔倒,幸好陈征及时扶住了她。但只是一刹那,安澜转身想要说谢谢的时候,发现陈征已经和坐在前边的同学聊了起来。直到多年后,安澜也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后来安澜阴差阳错地坐在了陈征的后面。陈征的话很多,每天总是和前排的胖子讲话,有连安澜也忍俊不禁的冷笑话,也有安澜听不懂但是周围的男生都笑得很诡异的“小幽默”。而安澜的日子大多都用在了课桌下的书里,那是一个属于她的小小世界。有一次下晚自习安澜正在看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入迷时,一只手突然将书扯了去。安澜以为是老师,吓得连忙抬起头,迎上的却是一双笑眯眯的眼睛,那里面有得逞的得意。

“我就说你每天埋着头干吗呢。”

安澜看着陈征没有说话,不知道脸是因为刚才被吓着了,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红了个透。陈征感到无趣,将书扔在了安澜的桌子上,转身打算离开。

“请你以后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安澜第一次和陈征说话,十四个字,字字记在心里。

陈征那一刻停HsPvo1pyaMklLYF93siDAM0ddHduZ0QuCHo75Awg3IU=下了脚步,安澜记得的,但他并没有转身,而是向教室外的男生们跑了过去。

整个高一,两人只说了这几句话。如果还有另外的交集的话,那么陈征在学习竞争对手的名单里写下安澜的名字也算吧。还有一次,陈征迟到了,安澜随便编了个理由帮陈征请假,这也算吧。

高二的时候,两人都选了理科,座位却分开了。一个第一排,一个最后一排。陈征是一个不喜欢主动交作业的人,每次都要人去催,但是生物作业是个例外。每次安澜还没有开口要,他便将作业拿了出来——其实安澜并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要,在这件事上,她对陈征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激。

安澜还是时常可以看到陈征的身影,并不是特意的注意,因为从高二起,陈征便特别热衷于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在数学课上,总是抢着跑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题。安澜觉得他有些哗众取宠,也恨自己没有他那活泼的性格。

高二那年的期末考试,陈征不出意外地抢了安澜第一名的位置。望着红榜上排在第二的名字,安澜居然哭了——并不是伤心,她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太在乎成绩的学生。那是一种她无法言喻的难过。那天是周五,放学后,她~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呆呆地看着课桌里的书。她并不知道陈征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当她看见他的时候,他只晃了晃手中的篮球,底气不足地说:“我忘了拿这个。”安澜没有任何回应,低了头。陈征站了一会儿,拖着脚步向教室外走去。篮球落在地上的声音和安澜的心跳一个频率——砰,砰,砰。

“那个,你还是早点回家吧。没什么好伤心的,大不了下次我故意考差点。”还是不可一世的语气,但是安澜听出了那里面的善意。

篮球声渐行渐远,而安澜终于站起身来,摸摸自己的脸,泪水早已干了,像是没有哭过一样。如果没有记错,安澜记得那天放学时,陈征并没有将篮球忘在教室里。

高三很快便来临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兵荒马乱。安澜还是随时可以看到陈征在操场上打篮球的身影。三年,这个当初稚气未脱的小子,不知不觉间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小小的青年。有一次安澜去收作业的时候,甚至发现了陈征嘴角冒出来的小胡须……

高中毕业后,陈征去了另外一个省。而安澜像一棵树一样,继续在这个地方安静地生长着,时常会想起那个第一次见面问她是谁的少年。

现在安澜已经大二了,和陈征已经两年未见。关系仍如当初,少有联系,但并未失去所有联系,淡若如水。她很满足。

往事般般应,她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但是她并不打算告诉这个少年。就像当年陈征第一次和她说话时一样,她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她并不知道此刻在电脑另一端的那位少年,刚刚删掉了本来想要发送过来的话。两人都选择了沉默。

“都说青春里的感情像泡沫一样脆弱,可是为什么我仍能够透过这些泡沫,看到它反射出来的那些时光?其实当年我站在讲台上讲数学题的时候,多希望你能抬起头来,看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