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土地】
土
□张金刚
土,包容而神奇。可萌芽的种子,欲生长的秧苗,只要投入土的怀抱,他都会倾尽所有,滋养其绽放生命的精彩,不管那些生灵天生高贵或是卑微。
着实难以置信,被踩在脚下、其貌不扬的泥土,竟会拱出绿色柔嫩的芽子,捧出娇艳缤纷的花朵,育成参天葳蕤的大树,奉上营养美味的果实,如魔术、童话般梦幻、不可思议。但任鲜花与赞赏加身,土都依然低调、无言。
然而,土却是真实的,不会有丝毫欺骗。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大葱不会长成西瓜,种下黄金不会再长黄金,因此“小猫种鱼”只有失望,相信奇迹也终是美梦一场。兼容无私但又淳朴诚恳,这便是土的禀性和情怀。
土地与农民,相依相生,结下了亘古绵延的绝世情缘。农民最懂土地,会应时地春种、夏管、秋收,留足一冬的覆雪沉睡、休养生息,来年再度耕耘、呵护。土地也最惜农民,只要风调雨顺,他总不会辜负汗滴入土的辛勤、低头叩首的虔诚,用一地金黄、一派丰收回报劳作的农民。当然,谁要偷懒,歉收便是惩戒。
正因如此,父亲对养育了全家老小的土地,总是心怀眷恋,难以割舍,几次劝说,都难以说服他跟我进城。说是,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丢下不管,让草给吃了,这岂不是忘恩负义;他摸透了土地的脾性,如朋友一般,进了城岂不孤独,闲得慌。我懂父亲,便尊重他的意愿,守着土地老友安度春秋。
崇尚回归的现代人,对土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若即若离,充满暧昧。喜欢“土货”,可谁愿重返土地,连进城的农民工都不愿回乡种田;“开心农场”火极一时,不过仅是一道窗口,借以透气罢了。故而,将周末驱车进山下乡,拥抱自然,奉为时尚新潮;周一不得不又被城市淹没。那些沾着泥土芬芳的石子、山货或是记忆,倒是足可安顿、抚慰心灵。
我一直相信,艺术越接近泥土,接了地气,才越有生命力。源自泥土煅烧的陶器、瓷器,被土埋得越久越是珍品;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唱法独树一帜、奉为天籁,土得掉渣儿的“山药蛋派”影响依旧,扎根乡土的地方戏经世不衰……认识一位城市定居的老作家,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回到山里老家,睡土炕、吃土菜、听乡音、体验生活,才会找回灵感、文思泉涌。
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张罗着想办本文学期刊,定位便是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乡土民风,不求高雅,不怕“土气”。因为,我们都曾亲近过土地,懂得土地的博大厚重,对土地有着深深的依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不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纯粹、伤怀。先前我不懂,只有远离了故土才体味得真切,也明白了游子为何只因一抔家乡土、一杯家乡水,便泪眼婆娑。
传说,人是女娲用泥而造,生就与土结缘。打小我便在土里滚、土里爬,沾了一身土气,老婆笑我土老帽儿,但却爱上了我如土一般的真诚、包容、厚道。年迈的父亲脚沾泥土进城,我倍感亲切。他常说:土地养育了咱,希望咱们百年之后都入土如安,叶落归根。我含泪点头,深知他心。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3年第4期,有删节)
阅读品悟
诚如文中所言,土地是包容而神奇的,是真诚的,是厚道的,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热爱这片土地。
【看清现状】
地球上还有多少“家底”
□徐 风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发展却是在不断毁灭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地球诞生于大约46亿年前,地球生命的产生大约35 亿年,人类的出现不过300万年历史,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不过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与自然基本上能够和谐相处,但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支撑极限。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10年10月1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约比40年前翻了一番,要维持现有的消费生活需要1.5个地球,到2030年将需要2个地球。
能源与矿产资源
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积累的煤、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据估计,世界化石能源可维持的年数是:石油46年、天然气65年、煤169年。美国能源部信息局乐观地预计石油极限产量最早将出现在2021年,最迟是2112年。
据有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02年地球上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为:铜22年、铝164 年、镍77年、锡28年、钼48年、钨52年、铁61年、锰83年。原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正在趋于枯竭。同时,科学家发现许多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资源仅可以用十来年。比如铂,全世界的所有铂金属在15年内就可以用光,被用做制造阻火材料的锑金属15年就将被用光,银在10年内就会被耗尽,锌可能在2037 年被用光,而铟和铪这两种重要的计算机芯片原料金属在2017年就可能被用完。
土地和森林
全球土地的大约24%目前已被用于耕种。过去60年中被用于耕种的土地超过了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目前,全球的土地荒漠化一直呈加速发展之势,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0亿人口受其危害。
全球森林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每两秒钟,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8000年前,全球森林覆盖地球近一半的陆地。今天,全球森林中,残存的原始森林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而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森林每年平均减少730万公顷、相当于比爱尔兰更大的面积。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但是造成全球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采伐。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对现有原始森林的风险评估,工业采伐已成为原始森林最大的威胁,影响着70%以上的濒危森林。生长了千年的原始森林被加工成我们踩在脚下的地板、华丽的家具、学习办公用的纸张、毫不起眼的手纸乃至随手而弃的筷子。
(选自《解放日报》2011年4月1日,有删节)
阅读品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将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因此,看清现状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同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