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精神的培养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需要教师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树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创新;意识;运用
一、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
能引导学生走进学习的佳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因为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潜能、激活学生思维、开创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2.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的产生基于好奇心、求知欲、求能欲,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常常找一些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练习,大胆创新,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一个开放、快活的体育课堂。
二、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改变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以往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身心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创造。例如:在做热身运动时我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课前我给他一段时间准备,因为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能从自身出发安排内容,学生课前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利于学生进行下面的内容。或者在准备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学生就会开创自己的思维,编排花样去活动,在基本部分中,我让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当他的教学设计被我采纳,别提有多高兴,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
2.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例如:在一节游戏课中,我不是先安排好游戏内容,而是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利用器材分组创编游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让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再如:教学生跳绳一课中,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我实践能力,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而是让学生分组创编跳绳花样,要求学生创编5种跳法,学生在一起探究,我到各组给予指导,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课堂上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教师只注重讲授,不注重学生体会的模式。
3.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在准备部分中,往往安排队列、对形、各种跑的练习,基本内容中有短跑、长跑、跳远、球类等一些竞技性强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学习,学生学起来比较单调、枯燥,学生的情绪低落,兴趣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灵活、多样、贴进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与性别特征。为此,我在准备部分安排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找伙伴,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基本部分中,多安排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打口袋、游戏等等,教学时间不安排过死,多给学生留一些展现的空间。
4.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创新
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挖掘学生的潜力。我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激励,专门对学生的创新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如我在每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评定出“最佳创意奖”“进步最快奖”“课堂表现奖”等有新意的奖项,专门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这种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将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激情,促使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重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