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学习了关于《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模式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感受着师大校园浓厚的地理教研团队,吸取着富有生命的地理课堂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成果让我的学生受益。
关键词:活动化课题;高效;创新;学生
2012年5月17日,我有幸参加吉林省地理年会及东北师大附中活动化课题推广会,在会上听了刘晓洁老师的《挺进南极》、杨志老师的《全球变暖》两节课和王瑶老师做的关于《地理课堂活动化教学模式建构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听后我也有许多想法,如今十多天过去了,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姑且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备以后听课、学习、教研中参考!
一、强大且高效的地理团队
踏进校园感受到师大附中文化的厚重,走进会场感受到强大的地理气息。其实通过网络的提及早就知道了附中王瑤的大名,但没想到的是附中王瑤老师还带领着一个强大的地理教研团队,而且这个团队中每个老师都是地理教学的精英,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县的地理老师都这样的话,还要我们教研员干什么呢?到那时真的无事可做了!会议回来后我在反思我们县中心教研组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呢?说道高效,这个团队从2009年到2011年仅仅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四本地理活动化手册的编写,手册内容鲜活,贴近学生,关注生活常态、异彩纷呈,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学习价值。反观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是枯燥无味、内容寥寥,目的仅仅是为了一个证!相比之下真是汗颜!
二、精读课标创新教材
通过两节课的观摩和观看手册,了解了附中地理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教材的挖掘和知识的整合梳理。如,刘晓洁老师在讲《极地地区》时设计了两课时(我们的做法是一节课就拿下)其中一节设计为《挺进南极》,仅一个“挺”字,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赋予课堂以生命力,有无限的教学设计空间,教者采取了“了解南极到认识南极再到挺进南极”的次序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可以说用一个“挺”字,贯彻了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易于学生接受新知。杨志老师的《全球变暖》是作为一个专题来讲的,听后我想学生和与会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低碳生活”。教学中教师运用了精美的课件给学生视觉的冲击;震撼的音乐吸引学生的听觉产生净化心灵的效果;民主和谐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了完美的体验。而且杨志老师比较风趣幽默,比如恰当地加入了“我爸是李刚”“100年后,我走了,你们还在”等等。总之,两节课都达到了“活动化”高效课堂的目的,可以说在教学中教师有空而不失控,学生热闹而不胡闹,使课堂真的“活”起来。完美地把握了课标的理念教学,通过附中的努力把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丰满且富有活力。
三、幸福的学生
活动化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最终定格为关注的是“人”,这样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每个”。传统的课堂,往往忽视课堂中的死角学生即习惯上的“差生”,而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多地关心到了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参与才有理解,才有情感的升华和知识的生成,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所以我说附中的学生是幸福的!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学生毕竟是学生,对一个事物第一次接触有新鲜感,而且积极性也高,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情绪。所以我个人认为,到初二年级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有的“活动化”教学的基础上,加上“知识性、文学性”增加教学的深度,给学生一些理性思考的时间、空间和问题,也可以适当走一走“开心辞典”“幸运52”的答题模式融入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