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须科学有效

2013-12-29 00:00:00秦跃峰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三个原则:具体明晰、指向学生、有整体意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整体意识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

在前段时间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讲课活动中,其中的几位语文教师整体表现都不错,但他们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够科学,不够严谨。

1.课堂教学目标笼统、模糊

如一位教师教学文言文《赤壁赋》,出示的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2)领悟文章深刻内涵。

感悟与认识:这样的目标是学习所有文言文都需达成的任务,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没有明确的指向。

2.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无视学生

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老师都按自己课前确立的目标推进。如一位带高三普通班的教师,在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时,确立这样的课堂目标:通过六首古诗的学习与鉴赏,体会诗歌语言的不同风格。

感悟与认识:课堂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知识难度较大,教学内容过多,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课堂教学目标无视课标,无视单元,无视教材

一位教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确定了两个目标:(1)结合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梳理本文情节;(2)以黛玉的行踪为线索,了解贾府的整体环境。

感悟与认识:苏教版必修二本专题的目标之一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这位教师的目标虽然也属于小说知识范畴,但游离于课程目标,专题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现象在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中都存在。针对这几种现象,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晰

新课程关注课程目标,更关注课堂教学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保障每位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教师必须在课堂起始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晰。

目标表述的内容应是集中精细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要一目了然,甚至有必要直截了当点明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怎样的人、事、物等,同时,对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有确切的表述。如第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修改为:(1)能够根据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说出文中实词“望”“冯”“属”“舞”“泣”“方”“须臾”“侣”“友”等的意思和虚词“之”“然”的用法;(2)能够通过讨论,疏通课文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作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人生感慨。

2.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已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指向学生。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已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力争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如第二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可这样修改:“师生共同学习与鉴赏三首古诗,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我鉴赏其余三首古诗,熟悉诗歌语言的不同风格。”这样的教学目标更符合这个班的学情,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

3.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有整体意识

所谓整体意识,指在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个专题、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书而教一课书,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语文味”。如,第三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修改:“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找出有关描写林黛玉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句子,概括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关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专题目标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孝传,杨宝山.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勤.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朱芒芒.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再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6).

(作者单位 山西省垣曲县中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