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有效备课

2013-12-29 00:00:00田遍维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有效的教学准备工作,要做到有效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薄弱之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关键词: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准备工作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有效备课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势在必行。所以,我以新的教学理念为突破口,对于有效备课做了以下尝试:

一、要做到有效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要钻研课标及教材;要查阅资料、确定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要考虑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等,使我们的备课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依据。

二、要做到有效备课

其一,备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它是许多教育教学专家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达到教学目标相对比较有效的教学素材。要求教师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只有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才能透彻,这样讲起课来才能举重若轻,才能讲在点子上。

其二,是认识到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传统的备教材转变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其三,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敢于突破教材、重组教材,甚至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求教师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旁征博引,看穿、看透教材,这样,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

三、备学生

从备学生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备课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薄弱之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要求教师在课前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学情”进行备课。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备课,即向学生询问想了解什么?或希望老师为你们准备什么?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使课堂教学尽可能让他们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

四、备检测

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教师在进行检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难易程度要适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完成检测学习任务的能力,同时也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心理体验。同时,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不断学习的兴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想只要把有效备课落到实处,会有一份丰硕收获。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作者单位 陕西省武功县赵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