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3-12-29 00:00:00赵素贞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以活动为主,应该提倡多元,变得更人文一点;创设情境,变得更趣味一点;注重体验,变得更情感一点。但愿每一段教学历程的诞生及其发展,都能给幼儿以真实灵动的发展,实现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的绚丽和精彩。

关键词:多元;人文;情境;趣味;体验;情感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以活动为主。正是在活动中,才能培养诸如“与人交往、乐意分享、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不怕困难、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等思想品质。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一、提倡多元,变得更人文一点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参与,但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幼儿时,要倡导多元化和多样性。引导所有幼儿用多种感官动脑动手,勇于实践,并用适当的方式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在幼儿园小班建构式课程《好吃的水果》的活动中,可以安排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导幼儿为水果分类,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来探索水果的外形和特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活动通过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来制作水果拼盘,让幼儿在感知和认识各种水果的基础上,提升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有特色的拼盘。这两次活动,教师既要充分重视全体幼儿的主动参与,不允许只面向少数的几个学优生,还要提倡个性的,有创意的设计和创造。说到底,要在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方面潜心钻研,要在有利于幼儿生命动态发展、个性发展、多元发展方面淌出一条渐行渐宽的路子。

陶行知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的确,正是在有个性、有创意的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自主、协商、合作。幼儿动手尝试制作水果拼盘,不求整齐划一,只问个性创造,有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正如美国教育家威廉·沃德所说:“生命并非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你并不是在发现自己,而是在重新创造你自己。”

二、创设情境,变得更趣味一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如何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如长明灯火般不熄灭呢?如何将幼儿置于学习的最佳情绪之中呢?我想,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一定是高效的渠道之一,引导幼儿,在情景中观察、模仿、操作、体验,幼儿头脑中的已有画面容易被曾经的记忆所激活,经验容易被提升,情感容易被激发。

仍然以《好吃的水果》为例,活动前可带领幼儿参观果园或水果超市,自制水果娃娃,也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水果园”墙饰,通过多媒体创设水果照相馆、水果谜语、苹果歌、水果全家福、隐身水果……只要是能吸引幼儿“眼球”的方法尽可一试。我想当新颖、灵动的水果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时,一定会引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在诸如分水果、尝水果、运水果的情境中,幼儿的探索兴趣,动手操作兴趣将倍增。

在这样的教学流程里,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成为幼儿发现乃至创造的平台。也许他们创造的作品是稚嫩的,但毕竟是幼儿能够随时“看见”生命成长的作品。正如一本杂志封面上的一句话:“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也许只是一个有创意的装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首欢快的曲子……将会开拓出幼儿教育“春色满园”般的境界。

三、注重体验,变得更情感一点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其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激发幼儿的潜在情感,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避免幼儿走入技能训练的死胡同,进入到开放多元的体验当中,更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小班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奇妙的发现”的活动中,可以设计以下体验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用电风扇或其他东西吹纸片,力争使小纸片飞舞成下雪的情景,让幼儿切实感受下雪时的情景。

2.教师扮演将白纸撕成碎片,让其慢慢落在地面,模仿下雪的情景。

3.教师指导幼儿撕纸和粘贴小雪花。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幼儿撕小雪花放进事先预备的盒子里(提醒幼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纸并撕成小片)。

4.引导幼儿在背景图上涂满胶水,自由洒落小雪花,落下后轻轻按压,使雪花粘在背景图上。

5.将幼儿作品粘贴在主题墙上,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这样的体验活动,尝试用撕、洒、贴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体验到参与美工活动的乐趣。由于这样的活动从机械说教转向真实的体验与感悟,因而其思维是积极的,效果是明显的。

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以一种更为灵活、更为新颖灵动的方式去思考、体验、实践。教师应该经常性反思,面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是否在“墙角处”发现了更为美妙的路径……但愿每一段教学历程的诞生及其发展,都能给幼儿以真实灵动的发展,实现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的绚丽和精彩。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艺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