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2013-12-29 00:00:00王长春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与他的智力水平有关,而且与他的学习动机密切相关。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他才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学习主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要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环境因素,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他受周围的环境和风气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一个家庭对学生形成什么样的学习动机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家长存在“读书无用”“某某什么学也没上,挣钱也不少”等的错误思想,因而对学生的学习不做任何要求,顺其自然,这样使得学生胸无大志,学习没动机,更没劲头,在学校混日子。相反,如果家长把学习看得很重要,并且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和影响孩子,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创造有力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

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家长和教师应制定相应的策略。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呢?

一、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

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要我学”属于外在动机,“我要学”属于内在动机,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不是屈从于外部的压力和要求,而完全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需要,受求知欲的驱使,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思想,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属于内部动机。学生只有在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时,才能从中看出问题,提出“为什么”,从而在质疑和解释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疑,才能促使大脑进行思维,寻找解开“疑问”的办法。我们还要创造融洽的学习气氛,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要创造民主讨论问题的气氛,使学生有质疑和发表看法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适当的赞扬一下学生

在学习上多看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学生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努

力,才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

总之,良好的学习动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靠家

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养,我们都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建军.语文自主学习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2).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五尧乡总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