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2013-12-29 00:00:00刘巾兆鲁鹏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作业多,也不愿意学,加上相对有点枯燥的知识,一些学生课上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以至于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后因不懂不会也不问,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如此恶性循环演变为厌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学困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困生,关注学困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学困生也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耐心;恒心

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学困生教育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与独特的教育方法,能给学困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特点的学习环境和自我超越的空间,在这里我就学困生的转化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一、教师的爱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1.教师对学困生尤其需要有爱心

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学困生是否具有爱心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在40分钟课堂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和发挥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也能产生学的愉悦,增强学好的自信,升华学的情感,追求自我潜能的开发。

2.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

教师良好的心态对学困生学的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心态可以使学困生倍感亲切,对学困生产生正向诱导,诱导他们加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特别不能因为学困生影响了所教班的平均成绩,甚至拖了后腿失去耐心而对他们另眼相看,这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要注意自身情绪的控制

作为教师,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尤其要注意合理而科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唤起学困生的情绪共鸣、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需要、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千万不能因学困生的一时愚钝而埋怨他们,因为他们也有自尊,甚至比其他学生更为强烈,一旦受到伤害,也许用你今后一辈子的真诚也不能得到原谅。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困生转化的保障

1.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化

对于学困生,交流与对话更能让师生双方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更能用一种合作与进取的精神进行智慧与心灵的交流,这样在课程生态环境下与学生对话,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情感、智慧和人格的统一和发展,因此,作为教师,面对学困生一定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化。

2.课堂教学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提高和鼓励,更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关怀和教育,要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对学困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学困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树立起他们自信、自立的风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深入学生,才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的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才会使他们获得信心,收获成功。

三、尊重、关怀、信任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

学困生极其敏锐的心理决定要想在根本上转化和提高学困生,使其健康的成长,作为教师,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信任学生是其转化的关键。教师要借鉴布卢姆强化班级授课制中个别化教学的思想,给学困生更多的尊重、关怀和信任,创造一种适合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育方案。

1.尊重学困生,促进他们转化

事实上,学困生是学习过程中潜力最大的学生。新课程为教学创设了一个更亮丽的舞台,作为教师要善于借助这股东风,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赋之以生命、赋之以灵魂、赋之以活动,给学困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要尊重学困生,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所寄予的期望,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到自己是很有希望的,这样会和他们情感相通、心理相融,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心体验,焕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无穷向上的力量,从而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意志上有一个质的转变、新的发现,架起他们走进知识殿堂的桥梁,使他们成为“最有希望的学生”。

2.关怀学困生,帮助他们转化

教师要针对学困生基础较差的特点,单独进行课后辅导,作业尽可能面批;要善于发现他们在课堂回答、课堂作业、考试中的闪光点,保护学困生最初的积极性,多关怀他们,多鼓励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了解他们的苦衷,体会他们心理上的感受,极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用关怀架起师生间沟通情感的桥梁,给他们更多学习上的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要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成为他们最信赖和值得尊敬的人。只有这样,才会因此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相信学困生,激励他们转化

新课程提倡相信学生,让学困生也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打好他们的基础,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事实上,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和高尚的事业心、责任感。学困生的转化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作为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会提高、能进步,可以赶上来,要学会经常对学困生说“你行!你是好样的!”,只有这样,才会主动和全身心地去相信他们,使曾饱受歧视的学困生感受到温暖,同时信任会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成绩有不断的进步,从而就会喜欢学习,并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就会改写一个学困生今后的人生。

有一句话请记住,你关注的目光,足以照亮每个学困生前进的路。

(作者单位 刘巾兆:陕西省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 鲁鹏:陕西省宁强县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