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物理课上实施探究式教学

2013-12-29 00:00:00向荣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变教学过程为学习过程,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学习过程

物理课标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把教学活动中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变成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育目的在于育人,教学不应只是“授人以鱼”,而应是“授人以渔”。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如,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的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探求知识的习惯。

二、课题探究,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作用,让小组合作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成员责任;精心选择和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教师的参与,这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

三、探索验证,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

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可采用下列办法: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角色转换,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渲染物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小结课堂所学,激活全体学生思维,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四、组织讨论,创设民主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五、鼓励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学生在活动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讨论和合作交流表现出的创新精神,教师都要适时肯定评价,让学生在这种实验活动过程中认识自我、发掘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它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渗透到全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体现新课程的探究精神。

(作者单位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民族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