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舍得放手

2013-12-29 00:00:00汪因广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作为教师来说,教学无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往往由于学校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导致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不能正常按进度完成。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真正舍得让学生自己去读,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是真正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之美,让学生对文学、对艺术有着真正的理解与热爱,才会真正地享受学习。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放手;舍得

常言道:“下河才知水深浅,出腿再看两脚泥。”教师在学生没有熟读、深思之后的所谓地条分缕析地讲解、深入浅出地诠释、苦心孤诣地设计、口吐莲花地表达,无论多么精彩异常,无论多么生动活泼,而对于学生阅读来说都是无益的!

在阅读教学中舍得花时间读:

首先,让学生“读”起来。无论学生是高声朗诵,还是低声诵读,都要让他们先读起来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上几遍,慢慢体会,就会有所得了!当然,阅读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这就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让学生“动”起来。所谓“动”,指的是两个方面:

一要让学生做笔记: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就要敢于拿起笔来,圈点批注,把自己的见解、批判写在书眉、书边处,书是你的,还用客气吗?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你自己的书上不能留下自己的读书的痕迹呢?二要让学生进行交流:读书,要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得,就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换,两个人交流,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每班40~50多个人交流,每人就有了更多的思想储备!

最后,“说”“写”结合,以“写”为主。“说”和“写”是不同的,“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意的,缺乏严谨的,缺乏逻辑的。“写”则不同,学生在把自己的所得写下来的过程中,就是重新组织语言、重新整理思路、重新逻辑论证的过程。

“读”“动”“说”“写”,看似学生自己在做,实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其实更是教师教育智慧和胆识的体现。而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是有必要的,通过代表课文的重点讲解以及写作知识的传授,就能更好地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时小燕.课外阅读指导初探.现代阅读,2013(02).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清市八岔路镇艾寨丕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