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九年级化学实验中的情感沟通问题

2013-12-29 00:00:00张中文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实验课教学缺乏情感沟通,学生实验怯场的心理严重,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不准确。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师生情感交流活动,可培养学生敢于实践、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实验心理素质。

关键词:化学实验;情感沟通;探讨

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年,特别近几年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师“国培计划”辅导员期间,感觉中小学教师对实验课教学缺乏情感沟通,以致于学生实验怯场的心理严重、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敢于实践、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实验心理素质,我认为,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师生情感交流活动,无疑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九年级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巧妙构思,去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从心灵深处去点燃他们探索真知和追求真理的火花。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沟通交流,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九年级化学实验课,第一堂非常关键,先不宣读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而用亲切、轻松、舒缓的语气帮助学生一起回忆电视录像中化学实验课的场面:宁静安谧的实验室,桌上摆放着干净透亮的各种仪器,排列着五彩缤纷的化学试剂,科学工作者身穿白大褂,专心致志地凝视着反应的进行,试剂的变化,为人类寻找新型优质的各种化工新产品。随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从事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在实验室的小天地里寻求知识,发现真理,论证前人的知识成果,学习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师生间就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配合默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则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实验心理素质

1.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战胜实验怯场心理

九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这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十分重要的自然心理,但由于学生因部分化学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或有些实验(如氢氧爆鸣实验)对人体感官刺激较大而产生怯场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每次实验前,教师要耐心向学生讲实验规范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边讲边演示,强调只要规范操作,绝无任何危险,消除学生怯场心理。有时,可以叫胆子大的学生上讲台当众操作,做完后让大家评议,进一步明确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看到同伴在全班同学面前成功地实验,原先思想上有顾虑的学生自然能放下包袱,胆子大起来,怯场心理随之消失。

2.引导学生认真操作,克服实验马虎心理

每学期初做学生实验前,可以结合化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成长历史,向学生强调亲手做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足够重视,并要求学生操作规范,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如实记录,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杜绝马虎走过场的现象。

3.激励学生钻研进取,勇于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心理,强化探索创新意识,平时坚持结合实验考查引导学生对实验课题进行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科学性较强、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公开肯定和表扬,可大大调动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索的积极性。

三、正确处理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失误

学生实验课人数较多,走动频繁,一不小心玻璃仪器就会损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免有些生气,有时甚至大发雷霆。这样一来,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因怕弄坏仪器,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总是做不好实验。我在“国培计划”辅导初中化学教师时和他们探讨化学实验中情感教育问题,他们认同了情感教育的魅力,改变了以前做法。如龙曲镇一中张海鹏老师谈到,一次在做过滤操作实验时,有位女同学操作不小心把漏斗损坏了,他当时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指出她操作方法不当,并取备用漏斗给她。做完实验后,帮她分析仪器损坏的原因,指出以后实验要操作规范。后来,这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今天实验上,我放的漏斗从实验台上滚到地上损坏,我非常害怕,可张老师并未发脾气。最后实验也做成功了,我从心眼里感谢张老师,铭记他的教诲。”这说明情感沟通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 河南省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