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也突出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参与意识;学生主体;活动
著名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从而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一、搜集、分析信息,让学生提前动起来
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主要内容是法律常识,法律常识只有通过与具体案例结合,学生才学得有趣,学得灵活,印象深刻。课前可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搜集信息,可通过查看报刊、杂志、访问、调查、观看电视等手段进行。上课时将学生课前收集的案例信息,在适当时间让他们展示出来,对理解课本知识起到了深化的作用。比如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美丽风景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图片、资料,学生通过找家乡的生活照片、报刊上的图片、文字表述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家乡或祖国的山河美景,同时也有当前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我还在每一节课上课前安排了一个固定的活动栏目:新闻发布。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我们已学过的内容或将要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典型案例,包括从电视、报刊上看到的、国内重大新闻案例,课前3分钟发布。此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的热情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责任感。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心理学家江绍伦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可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学生不是教师训斥的工具,而是等待滋润的花蕾,很难想象僵化的师生关系会有成功而有效的教学。
首先,我们要走向学生,深入学生,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爱些什么,不仅是我们教学中的良好素材,而且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其次,要让微笑永驻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真诚而自然的微笑,能感化学生的情绪,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讲课内容具有出人意料的说服力。再次,要把爱心撒向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既给予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把关怀慷慨地送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既要在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给以赞许和鼓励,也要在他们萌发缺点、错误时给以理解和期望。这样就能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能够得到更自主、更充分的发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
三、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例如,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时,学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青少年犯罪是因为自身法制观念淡薄”“是家庭教育不当”“是社会保护不够”“是学校保护不够”“也与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关”。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青少年犯罪是由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四、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探究的学习活动
华盛顿大学有一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思品课应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由校内走向社会,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小课堂”和“大社会”相结合,以加深对课本观点的理解和信服,并运用它来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比如在平时教学中布置预习作业时,我经常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尝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如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浏览、实地调查、开展合作、讨论,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
总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近社会、体验生活,使空洞的理论说教远离课堂,消除了思品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单调感、厌烦感,培养了学生平等、参与、进取的积极意识,宽容、尊重他人的态度,感受成果、资源共享的愉悦,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交往的社会适应性,又使思品学科的知识与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机地结合。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到比得到金子更重要的“点金术”,使学生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就必须从转变观念这一最为基础的事情做起,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正确思维,进而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