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泥工教学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泥工;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从种类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幼儿泥工活动只是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分支,泥工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当你给孩子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参与了锻炼,所以,泥工教学就是指幼儿以泥为材料,用手及简单的工具塑造立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活动。开展好泥工活动能使幼儿从小了解、接触民间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那么,如何开展好泥工教学的指导活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泥工活动所潜在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一、层层递进,点滴积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泥工教学活动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让孩子尽情地玩泥,不要对其加以任何的限制和示范。泥柔软的质地以及各种颜色的彩泥很快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玩泥,是一种很好的寄托情绪的方式。
2.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出发
泥工教学活动不但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而且要考虑到泥工表现的特点,因为泥工表现具有立体性,因而选择的物体形象要便于进行立体的表现,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物体入手,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经过第一pZ416tErjoSVNFPllwnsrw==阶段的“训练”之后,幼儿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比如,搓、压、团、捏等,在掌握这些简单的技能后,他们开始不满足于之前的“游戏阶段”。随着经验和技能的不断积累,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们新的内容、新的技法,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拿着一个圆对着老师说:“这是个西瓜。”取而代之他们会问:“老师,小雪人怎么做?”这个阶段是教师选择指导方式的转折点,为了让幼儿能够获得很好的具象效果,有的教师就采用了模仿示范法。孩子想做小雪人,就先亲手做一个“小雪人”放在桌子中间,“好了,这就是个小雪人,像不像,你会不会做”。之后就让孩子模仿,作品和老师的如出一辙,孩子的具象思维是得到了发展,但是创造的过程却被磨灭了。聪明的老师不会一味地按照幼儿的要求去做,他会灵活运用教育技巧、技法,拓展幼儿的思维。其做法是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储备各种感性知识,从启发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到把握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再到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物体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并加以表现,操作的主体应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的示范。教师主要是对幼儿的思维进行适当、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并提供一定技巧上的帮助。泥工活动的对象可以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物体,如,水果、牙杯等;也可以围绕本班的主题设置,选择最近主题活动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幼儿较为熟悉的物体,比如,在开展“海底世界”的主题活动时,活动中经常讲到的章鱼、小鱼等都可以成为泥工活动的对象。由于幼儿已经对这些物体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初步掌握其基本特征,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操作起来不会显得无从下手。
3.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由单个造型到组合创造场景
首先我们要让幼儿把单个造型有机地组合起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这时的泥工活动不是简单地将过程停留在塑形上,而是可以随意地创造场景,对单个造型进行简单的组合,这种操作给予幼儿更大的创造空间。比如,塑造小人,幼儿自己捏了一个小朋友之后,鼓励他们将这个单独的小朋友放入一个场景或是自己编织的故事中,有的孩子做了一条绳子,把绳子放在小朋友的手上,他会说:“小朋友在玩跳绳。”有的幼儿会做一个小操场,把小朋友放到操场上,旁边又捏了一个大人,他又会说:“爸爸和宝宝在操场上跑步。”……同样的,一个小朋友的单个造型经过幼儿的巧妙组合,会呈现出不同的场景,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释放。通过这样的练习,在不断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泥工活动可以满足幼儿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在这样的泥工活动中幼儿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成果,体验成果的喜悦,对自己加以肯定。
4.把多种材料融入泥工活动中
将泥工活动所塑造的造型与辅助材料相结合。在选择材料进行辅助塑形的时候,幼儿可以大胆自由地选择。比如“奥运场上的健儿”,幼儿完全可以选择各种辅助物当运动器械,可以用一块板来做一个运动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各式各样的“运动健儿”,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热闹非凡的“运动场上的健儿”就马上呈现出来。如此选择材料来辅助塑形的方法会给予幼儿更为直观的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在进行这一阶段的操作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能够收集各种废弃的东西,比如,盒子、彩纸、绳子、瓶盖、吸管等,还可以收集大自然的废旧物,如,叶子、贝壳、石头、树枝……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释放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能力。
二、多肯定,多展示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泥工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拿“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要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作为教师,不应束缚幼儿的思维,要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地表现,从而提高泥工兴趣,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林琳,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4.
[2]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1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3]吕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