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希望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建构和良性的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深度学习。如何通过解构合作学习课堂,探索其有效性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这种课堂学习方式,最终改善学生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深度呢?课堂观察为教师对合作学习课堂的分析提供了“支架”。通过课堂观察,既可以改善学生的合作学习,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文化。
关键词:课堂观察;合作学习;有效性
课堂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舞台,它是师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是课程以及教学、评价、学习等活动互相融合的综合体。合作学习课堂则是以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模式,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怎样的合作学习课堂才是有效的呢?课堂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支架”。
一、课堂观察的内涵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课堂观察不就是我们平时的听课评课吗?其实,课堂观察更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往的听课评课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环节和目标的达成度问题,所以说,课堂观察更能发现学生课堂学习的差异性、有效性。课堂观察的目的不在于给某节课评出个等次,而是在观察记录的数据和事实中进行反思,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改进课堂教与学。
二、进行合作学习课堂观察的主要策略
随着课堂改革在番禺区的全面铺开,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常态化地出现在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但是,作为一种课改,学生固然很难评判这样的课堂是否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授课教师也会因“身在山中”,并且由于初步实践阶段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课堂变革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但是,一种理念只有在到达学生层面时依然理想,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教改理念。课堂观察为我们对合作学习课堂有效性的判断和优化提供了帮助。
1.看课堂目标预设的效度
无论是合作学习课堂还是独立学习课堂,课堂目标的预设都是十分关键的。作为课堂观察者,我们可以选择目标预设角度作为观察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一般应从语文课程标准、本课内容、本班学生原有学科认知水平出发。比如,本人在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的预设目标中有一个是“通过文本中‘鲜美’‘交通’等古今异义词的学习,掌握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现象并学会用‘代入法’进行准确翻译。”课堂观察者可以从课程标准有关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学习的要求、本课有关古今异义现象学习的要求、授课教师任教的班级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水平上去收集观察信息,然后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其目标预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0z/vSwPJTLCbvdGMBtLH1A==关于合作学习的预设目标还有其特殊的特点,那便是预设的目标中任务是可以分解而又互相关联的。合作学习成员有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同时又关注群体达到目标的情况。例如,七年级下册中《木兰诗》一文的目标设计中: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此目标的设计,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可以观察组员能否围绕问题解决为焦点进行分工合作,交流整合观点。
2.看课堂合作交流的效度和深度
合作学习的课堂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心和核心。课堂的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外显化,使不同层次的观点产生碰撞,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产生高认知水平的学习。当学习者开始清晰表达某个知识时,他们才真正学会了。作为课堂观察者,怎样才能得到客观的信息和数据,进而准确分析课堂合作交流的效度和深度呢?
(1)确定课堂观察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小组作为观察的对象,对该组的课堂交流进行细致观察记录。适宜坐在小组最近的地方,可以观察到组员的表情、交流的语言和组内讨论情况。
(2)观察关键学习点的落实情况。每一节课都必定有课堂关键学习点,每一个合作环节也必定有关键学习点。课堂观察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学生间合作是否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是否产生了有深度的争论?这些争论与问题的解决间有何关系?例如,一名教师在教学《散步》一课时,抛出一个合作探究的问题: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句或语段加以赏析。本人结合课堂观察量表做了以下的记录:
(3)观察学生间的同伴关系。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在于形成一种学习文化,让每个人都为增进集体理解而努力。但是,合作学习课堂容易出现“搭便车”“社会漂浮”和“防卫性小团体”现象,这三种现象的出现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交流的深度。课堂观察者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观察记录: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了吗?有学生被排斥在外吗?在互动过程是否有人际间的冲突或争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观察学生交流的语言色彩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从他们言语的色彩可以推论组内是否有相互依赖的个体情感。例如,组内产生不同观点的时候是否可以畅所欲言地聚焦问题的关键进行积极争论。对组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是一种等待和鼓励还是排斥和鄙视其发言。
(4)观察授课教师课堂实施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合作学习时,教师是否巡回指导了所有小组?当学生遇到问题求救教师时,教师是给出正确答案还是引导小组讨论,还是给出回答问题的支架?当小组讨论不积极或不深入时,教师是否有相应的问题或言语加以引导等现象。
3.看课后检测的达成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日常教学比较注重“后测”而忽略了“前测”。其实,没有了“前测”的比较,“后测”的价值会大大减弱。所谓“前测”,是指学习新内容之前的检测,前测的结果着重用于确定学生的关键学习内容;“后测”则是指课堂学习后的检测,后测内容体现的认知水平要与前测相当,但具体题型要改变,目的在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检测预设目标的达成度。也许可以这样说,“后测”与“前测”之间的差度,可以看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是否产生了有意义的课堂学习。
三、合作学习课堂观察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反思。当前围绕这个教研问题进行听课评课也比较多。但是,当前的听评课较多地处于低效散漫状态,这是因为教师不清晰自己“依据什么”听评课,并且不知道自己可以“如何”听评课。而课堂观察则给了我们一个“抓手”。课堂观察中观察者的关注焦点转移到课堂上的现象,在具体的事实上做出正确的分析。
1.课堂观察有助于改善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课堂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更高,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学既是教的出发点,又是归宿。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堂作用的削弱,一味地迁就学生只会使合作学习课堂走向低效无效。课堂观察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二是观察教师课堂行为,而终端目的是改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生成。例如,观察合作学习课堂教师这个维度,就教师的理答艺术作详细观察,可以结合数据进行课后分析教师该怎样提问,当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或者答案不正确时可以怎样进行引导。
2.课堂观察有助于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后观察者的汇报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强调针对性、实效性,一切推论均基于证据,属于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面对一堂合作学习课堂,可以选择的观察点很多。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观察点,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上课教师的需求选择观察点,还可以就本学期语文科组的教研话题进行合作式观察。在课后的分析交流中,教师结合自己的观察数据和事实逐一分析,彼此互相补充改进,这样,课堂观察就会让上课者和听课者都受益,不断提高自己和科组的学科教学能力。
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倘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研究不够,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理解小学(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力,乐于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合作学习必定会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课堂观察将为课堂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