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从自然角的创设、管理到教学,均采用师幼双向互动的模式,结合教师丰富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激发幼儿热爱、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培养幼儿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自然角;管理;教育价值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物等用品场地,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自然角的创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幼儿在感受大自然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自然角这一大自然的缩影,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对大自然给予关注、探究和思考。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角,让幼儿在自然角主动探索、学习、交往,充分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实现自然角探索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整合,成为我关注的问题。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一、师幼共同创设便于观察、探索的自然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现代的幼儿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幼儿只有在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因此,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以及季节特征,在新学期换教室时,我将自然角移到了室外。在自然角里添置了一个三层的精致三角花架,在墙角、栏杆间牵上铁丝,然后让幼儿出谋划策进行摆设。幼儿的积极性马上就会调动起来,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达成共识,将原先摆放在防盗窗台上的仙人球、兰花、芦荟、观音莲、金枝玉叶,幼儿带来的葱、蒜、马铃薯、红薯、苹果、橙子、梨子等分类摆放在三层的三角花架上。将摆不下适合悬挂的小植物错落有致地吊在栏杆间。原先摆放在柜子里的,装满了绿豆、红豆、扁豆、黄豆种子的瓶子从上往下悬挂在墙角。将泥鳅、蝌蚪、小乌龟摆放在较矮的窗台上。空间的巧妙利用,方便了幼儿的观察和了解。
对于自己创设的自然角,幼儿观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教室前都要在自然角观察一番,讨论一阵,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在讨论中,幼儿将经验进行了交流活动分享,知道了许多植物不种在土里也能发芽,如地瓜、大蒜、生姜等等。
实践说明,充分利用好室内外的地面、墙面、花架、空间交叉组合创设自然角,能更直接地为幼儿的探索提供支持,让其在这种合理的三维空间环境中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观察、探索的一个极好的平台。
二、在参与管理中,发展幼儿各项能力
自然角是教育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缩影。自然角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亲身参与自然角的种植、喂养、管理中,能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于是,在自然角的管理中,我组织幼儿通过讨论和协商,以小组负责制的方式开展管理。小组中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给植物浇水,有的负责给小动物换水,也有的负责清理其中的杂物……小组间共同解决自己负责中遇到的难题,并分享经验。这些都体现了幼儿互助、合作、分享的精神。在小组轮流照料中逐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
也常有孩子将喜欢的动植物带到幼儿园来和大家分享,在幼儿自发的种植、养殖活动中,就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通过了解什么东西可以种植,可以怎么种,丰富幼儿的自然知识;通过栽培自己的种子,培养幼儿关心植物、关爱自然的美好情感;通过对种子生长过程的记录,培养幼儿有目的地观察,验证所尝试的种植方法及结果如何,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同时将种植与我园的阅读特色课程紧密联系,并让幼儿体验种植的快乐、记录的乐趣。
三、与教学活动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自然角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一要求在自然角活动中同样适用。
例如,在主题活动《草儿绿,树儿高》的教学中,我就将主题活动与自然角的种植和观察活动有机地融合。从二级主题——“长芽了”所包含的第一个活动《一粒种子》开始,我先让幼儿收集不同的植物种子,在主题活动中让幼儿说说分别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再观察寻找种子的秘密,谈谈自己的发现,从而了解种子的名称、外形特征等粗浅知识。课后并不是让幼儿把种子带回家,而是将种子分类投入到自然角,提供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将种子剥开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使幼儿的探究不断深入,直至有更新的发现。
在进行第二个活动《小芽苞》的一个星期前,我就让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种子投入到自然角进行种植。在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将自己种的发芽的小芽苞进行展示、交流,幼儿展示着自己的成果。并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汇、句子表达对芽苞的认识,活动的效果不言而喻,幼儿个个兴趣盎然地讨论着自己种的是什么植物的种子,现在长出了什么样的芽,是什么颜色的。讨论结束后,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小芽苞》,在朗朗的富有韵味的诗歌中,既习得了新的语言,感受了诗歌美好的意境,又了解了种子的一般生长规律。
我们还把种子作为学具,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排序、分
类;在美术活动中用盆栽的鲜花进行写生等等,从而使单一的自然角成了经过整合的教学情境之一。使得幼儿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孩子也在与这种整合、有序的环境交互作用下,就能获得观察、记忆、表达、分析、判断等能力的不断发展。
我想幼儿园里的自然角应成为幼儿探索的热点,学习的视角。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做好孩子的向导,创设立体多维的空间,运用多种教育策略,改变环境中互不联系的状况,充分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作者简介:李燕,女,1974年出生,山东人,副园长,幼儿高级,本科,研究方向:语言。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