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2013-12-29 00:00:00王方
新课程·上旬 2013年3期

摘 要:新疆地区对于双语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对双语教学有一点点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双语教育;教学;语言环境;师资

我是一名来自双语教育第一线的双语教师。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进行双语教学可以加大语言训练的分量,特别是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带动听、说的兴趣,提高说的积极性;进行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认知、记忆、想象等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引起一些争议是不足为怪的。特别是家长对孩子在双语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期望与学校在师资和教学上的不足之间产生的矛盾,常常困扰着学校,也困扰着家长。

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研究、分析、调查和实践。真正接触第一线的机会可能是很少。我从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对于双语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一、在教学方面应该从入学抓起

从入学开始就应该接触双语,开始时可以少一点,慢一点,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提到教学,首先想到的就是新课讲授前的导入程序,导入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趣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你所授的知识不感兴趣,接受的效果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双语教学的导入尤为重要。要在课前设计小游戏或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让他们投入其中。还有一点,学前双语班学生应配有民考汉的教师,这样可以让初学者更扎实、准确地掌握应学会的汉语。现在学前儿童普遍存在的情况就是发音不准确,启蒙教育是最重要的,如果基础没打好就会影响儿童汉语的发展,以后纠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二、在语言环境方面

启蒙教育的语言环境还不是很重要的。毕竟少数民族学生要学习母语,母语是少数民族学生应掌握的基础语言,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再加以了解和掌握汉语。小学阶段一定要有汉语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样在课上课下就有机会说汉语、练汉语。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在师生的沟通交流中学生不得不使用汉语,因为他们想让你听懂他的意思就必须要求他们说汉语,条件不允许他们

说母语,这样才能不让汉语成为课上语言。并且在课下也要让学生说汉语,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的双语教学案例中,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现以上几个条件的同时,师资的缺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大家高度的重视。我们要搞双语教育就应该并且一定把它搞好,师资是我们每一个学校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好多双语班,都没有合适的双语教师来带班。民考汉教师也很少,这就让一部分双语班的学生不能享受双语班学生应该享有的待遇。在课上练习的汉语远远不够,课外就更没有机会了。在母语的带动下,就迫使他们渐渐地与汉语隔离。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要在任何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练习双语。我个人认为,只有汉语教师带班,才能促进他们汉语的学习,这个就是很重要的语言环境。没有足够的师资队伍,怎么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我们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其核心之一就是语言。学好双语可以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好地发展,让我们交际的范围更加广泛,使我们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疏勒县塔孜洪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