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一种装饰艺术品,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琥珀(Amber)一词,来自拉丁文Ambrum“精髓”之意和阿拉伯文Anbar“胶”之意,西班牙人将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Amber。中国古代称琥珀为“虎魄”,又名育沛、江珠、兽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就认为琥珀具有魔力和药用价值。
琥珀艺术品各具韵味
琥珀是千万年前松树的树皮破口处流出的一种有机胶状体——松脂,经过地壳的变动而深埋地下,并逐步凝结成的天然化石,其内部常包含有各种昆虫如蜘蛛、蚂蚁、蚊虫及种子、炭化的树叶,故有“千年茯苓,万年琥珀”之说。琥珀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金黄色的,属于非晶质宝石,不会形成晶形,其原矿呈块状。与其他宝石矿石比起来,琥珀比重较轻,硬度也很低,但却因其明亮的金黄色而深受喜爱。
世界的琥珀类型约有100余种,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产的琥珀最有名,波兰和前苏联的沿岸是首产地,波罗的海琥珀品种繁多,质地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有黄、红、褐、白、蓝、绿色。波罗的海琥珀(称为蜜蜡琥珀)常从海底地层中被海水冲刷出来,在含盐分的海水中呈似沉非沉状态,受洋流、季风作用漂流到英国、挪威、丹麦沿岸国家。琥珀产出国还有美国、印度、新西兰、缅甸、多米尼加、墨西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西西里、德国、罗马尼亚、加拿大、捷克。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琥珀的国家,十四世纪丹麦统治着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那时琥珀作为货币在北欧市场上流通,丹麦琥珀屋博物馆里也收藏着一块最大的波罗的海琥珀,重量为10.478公斤。俄罗斯出产的琥珀占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加里宁格勒一带是主产地。缅甸发现的最大一块琥珀,收藏在伦敦自然博物馆里,重达15.25公斤。
在我国只有青藏高原和东北抚顺一带能偶尔觅到琥珀的踪影,抚顺琥珀常与煤层相伴而生,抚顺琥珀大都呈黄和金黄色,其中还常包含有昆虫,故收藏价值颇高。琥珀在我国其他城市则很难找寻,琥珀艺术品由此就显得很珍贵。
我国目前的琥珀收藏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种是血珀,透明,色红如血;第二种是黄珀,透明,色淡黄;第三种是虫珀,含有动物、植物遗体。透明琥珀,最名贵的是透明度非常高的,称“金珀”,如黄金一般诱人的金珀,散发金色光芒;纯净透明的明珀,则让人心绪宁静、清爽舒畅;热情奔放的血珀,温暖怡人;内敛且幽深的蜡珀,充满蜡质光泽。虽然都是琥珀,却各具韵味,各不相同。
鉴赏琥珀艺术品有窍门
天然琥珀的主要产地俄罗斯等国开采过多,导致琥珀产量下降,天然琥珀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节节攀升。自2008年秋季以来,琥珀原料价格已经上涨了50%至100%不等。今年以来,翡翠、和田玉、田黄石等高端藏品因前期涨幅过快价格有所回落,而琥珀却以每年增值20%左右的速度向上稳步攀升,琥珀中非常珍稀的绿珀、蓝珀等,更是上涨20~30倍。鉴于天然琥珀的产量越来越少,特别是其中珍稀品种一价难求,琥珀收藏也出现了许多赝品和仿品。各类人工制品和仿冒琥珀大量出现,而人工制品和仿冒琥珀装饰品的价格一般都只有几元到几十元,难免令人对琥珀的真实价值产生误解,而有意于收藏和投资琥珀的人士也由于真品难觅而裹足不前。由此可见,天然琥珀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之所以目前在我国市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还在于大家对其认知程度不高。那么,如何有效鉴别琥珀真伪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闻香识珀”,有些并未完全抛光的琥珀原石,用手揉搓可闻到松香味道,不过全部抛光的成品则味道较浅不易识别。所以还可以采用人们广泛运用的比重法识别,用淡水和1:4的盐水来区分真琥珀制品和塑料假琥珀。真琥珀在淡水中会沉,而在1:4的盐水中会漂浮。塑料假琥珀在这两种水里都会沉下,而空心制品的假琥珀在两种水里都会漂浮着。
其次,可用眼睛观察来鉴别。琥珀的自然形状多呈块状、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真正的琥珀给人的印象轻柔、温暖,散发着光泽;而很多合成品给人冷的感觉。琥珀在形成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使它不完美的过程,最终往往带有气泡、残片、裂纹。如果一条琥珀项链的每个珠子都非常相似且透明,或者琥珀内含的昆虫很完整,那就很可疑。琥珀中一般会有漂亮的荷叶鳞片,从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觉。假琥珀透明度一般不高,鳞片发出死光,不同角度观察都是差不多的景象,缺少琥珀的灵气。假琥珀中鳞片和花纹多为注入,所以大多一样,市面上最常见的是红鳞片。
再次,可根据手感鉴别。琥珀属于中性宝石,用手摸起来,一般情况都不会过冷过热,而用玻璃仿制的会有冷的感觉。最后,可用紫外线照射进行鉴别。将琥珀放到验钞机下,它上面会有荧光,呈现淡绿、绿色、蓝色、白色等,而塑料琥珀则不会变色。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