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省作协、河北省文联主办,《藏书报》编辑部、名人艺术协会承办的“《太行赋》诗、书作品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刘小放、潘学聪以及郭法曾、闻章等文化界人士出席了研讨会。
“北来涿鹿之野,南尽大河之阳。莽苍苍,绵延八百里纵天下之脊……”(选自《太行赋》),由著名诗人、原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放创作的歌赋体作品《太行赋》完成于2010年,后来,著名书法家潘学聪将其创作形成书法作品,又由著名书法篆刻家张之于今年3月篆刻完成《太行赋》碑,至此形成了“诗书碑”三位一体的作品《太行赋》。
《太行赋》是一篇以太行山为对象创作的歌赋体作品,现悬挂于太行国宾馆“太行厅”内。2011年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郭法曾朗诵的《太行赋》在河北电视台录制播出。郭法曾表示,他非常喜欢这个作品,认为其“情真意切,朗朗上口,是作者有感而发的真话”。
著名书法家、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潘学聪,是诗人刘小放的沧州同乡和多年好友,他在第一时间读到了《太行赋》,念过两遍之后便背下了全文。“我被那种磅礴的气势、家乡的语言打动了,一边读着诗文一边铺上纸,拿起毛笔蘸上墨,不由自主地写了起来。”潘学聪透露,考虑到隶书、楷书不适合《太行赋》中豪放情绪的宣泄,他最终选择了风格与诗赋内涵相吻合的行草,一气呵成写就了书法《太行赋》。
之后,这部作品被著名书法篆刻家、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沧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之看到,他认为将其刻成石碑更有价值,于是特意从山东买来石材,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将其勒刻于石。
据了解,刘小放撰、潘学聪书、张之刻《太行赋》原碑已被省会艺术沙龙“逸社”收藏,原碑少量拓片也将于近期与读者和书法爱好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