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季节小心防

2013-12-29 00:00:00徐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3期

在春季可能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中,最凶险的莫过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每年的2~4月份为“流脑”流行季节,由于患者病初1~2天会出现疲乏、厌食、流涕、喉咙痛,多数人会误以为是感冒,继而出现典型症状——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现出血点、神志恍惚、嗜睡、惊厥甚至昏迷,来势凶险。若及时送医院抢救,95%的病患是可以治愈的;但若延误治疗,病情进展迅速,爆发型“流脑”患者可死于休克或脑疝。

“流脑”的病原体是脑膜炎双球菌。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含有此种病菌(即传染源),当他们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菌随唾沫喷到空气中,健康者吸入含病菌的空气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流脑”虽可怕,但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预防——

1.居室和活动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衣服、被褥。流行季节不去影剧院、商场、公共汽车等人口密集、拥挤的场所。

2.及时接种疫苗。我国已制成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其各项指标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在流行地区对6个月以上、15岁以下的儿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流脑多糖体疫苗1次,注射0.5毫升,其保护率可达80%~90%。

3.一般接触者可服用能抑制脑膜炎双球菌的药物,每日75~100毫克/千克体重,连服3日;或复方新诺明,每次0.5克,每日2~3次,连服3日。此外,用0.5%氯霉素液滴鼻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