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掇药

2013-12-29 00:00:00司长河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3期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文学和医学是两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中国是诗的王国,又是东方医学的发祥地。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盛极一时的大诗人和妙手回春的医学家。但在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人们就能读到众多的描写药用动、植物的优美诗句。

《诗经》中收录的作品,大致是商朝晚期到春秋中叶这一历史时期产生的。它所记述的地域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相当辽阔。据专家们的统计,《诗经》中共记载植物178种,动物160种,其中不少有药用价值,有的甚至是专门供药用的。诵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能使人们了解古代有关卫生的风俗习惯,而且能了解当时一些药用植物的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性状和功能。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这是一首妇女们采集车前子时唱的山歌。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水泻和目赤肿痛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车前草亦可入药,于夏秋季节采集。不过,周朝时的人们,或许只是利用了车前子和草的食用价值,仅把它作为蔬菜来吃。

“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在房前屋后种植瓜蒌的习俗了。瓜蒌为葫芦科植物,亦称栝蒌,主要功用为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消肿疗痛、润肠通便。瓜萎成熟时呈金黄色,惹人喜爱,且根茎果实皆可入药,可以说是集观赏、药用于一身。诗中说的伊威指地鳖虫,蟏蛸指蜘蛛,后世医生们也把它们作为常用的中药。

“于以采蘋,南洞之滨。”蘋即浮萍草,古代人们祭祖时,常用其作为祭祀的菜肴。随着历代医生的医疗实践,浮萍从香烟缭绕的供桌上走下来,汇入到中药的大家族中。浮萍有紫萍和青萍之分,可发汗祛风、利水消肿,对风寒感冒、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有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贺婚小曲。诗人借桃花的艳丽娇媚来赞美少女的美好年华,勾画出一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园山水画。桃树属蔷薇科植物,它遍身皆宝。未成熟的干果名碧桃干,有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盗汗、自汗之症。桃仁活血化淤,润肠止咳。桃花导泻逐水,桃叶驱虫杀虫,而桃胶则是制药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乳化剂和粘合剂。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小巧玲珑的木瓜作为爱情信使,传递于情人之间,其中蕴藏了多么美好的寄托。木瓜含皂甙、苹果酸、维生素C、鞣质、柠檬酸等。木瓜酒祛风除湿,载誉杏株;木瓜丸和胃治吐,功效显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人想象他的情人正在采艾,炽烈的相思之情,跃然纸上。艾味苦性温,能温经止血。因含有挥发油,有小毒,古人常用来避秽防疫,故又称医草、灸草。至今,民间仍有端午采艾、悬艾的习俗。

《诗经》中直接以药用植物命题的篇章有《卷耳》、《芣苜》、《木瓜》、《蒹葭》等。其他诗篇中涉及到的药用动、植物亦是信手可拈,包括枸杞、桑椹、菟丝子、荷花、蟋蟀、蟾蜍等。诗海掇药,溯源探流,我们应当感谢古代无名诗人给今人留下了研究本草学说的珍贵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