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腿无力,试试八震功

2013-12-29 00:00:00艾鑫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年3期

俗话说“人老先从腿脚起”。为了强化脚力,旺盛气血,强身防衰,民间有人参照传统的“站桩震功法”和八段锦的“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两种保健功的动作和原理,改编成一种有强身健腿功能的简单有效的八震功。

八震功通过8种不同形式的、有节奏的颠震和抖动,能起到强化脚力,旺盛气血,防止早衰的作用,对腰酸背痛、神经衰弱、胃口欠佳等尤有疗效,非常适合老年体弱、膝腿无力者。

[做法]

脚步预震 原地踏步,随着双脚的踏动,双手伸直,掌心向下,慢慢向左右横向边颠动边伸展向上,至双臂与身体成“个”字形状,然后慢慢颠动着放下。做功要慢,可在心里默数“1、2、3、4、5、6、7、8”来控制双手上升或放下的速度,双臂随意在颠动中上升或放下,不要故意用力,以保证“松”“缓”的原则。

单脚轮震 身体重心放在右脚,左脚尖稍向外撇,脚掌着地,脚后跟做上下运动使身体震动,双手放松随身体震动而抖动,应感到身体内肝脏和肾脏有轻微震动的感觉,时间持续1~2分钟后,以同样方法换右脚进行。肝脏、肾脏病初愈者,动作要轻,次数要少。

转腰拍震 双手掌置于双胯前,掌心向下,五指向前。双膝微屈,在身体的颠动中一直一弯,双手掌随着大腿的动作对大腿进行拍击,拍震8次后,练功者边向左匀速转腰,边拍击大腿,用同样的动作、速度拍震8次后,回身正中,然后再向右边拍边转。这样从“中—左—中—右—中”循环拍震3个来回。

上下拉震 双脚震动不已,双手掌置于肚脐部位,随着双脚上下震动,双掌像拉手风琴那样,做“拉—松”的连续动作。拉时,双臂呈弧形,松时,双掌不要相互碰击。接着双掌再徐徐从上向下作匀速运动,默数10个数再回原处,这样一上一下3~5个来回即可。

前后穿震 随着脚步振动,左右手手指向下震动8次(像穿入某一物体,称为穿震)再徐徐向上,向前穿震,默数8个节拍,使手臂与肩平。手臂连续向前穿震8次后,再慢慢向下、向后穿震,连续作,次数相同,这样一下一上一前一后穿震2~3个来回。注意,向后穿震时,头切勿过低,有高血压者忌练。

扶物斜震 双掌向前扶物,双脚放后,与物距一脚掌远,身体向前倾斜,呈一斜线。左脚稍后,脚掌着地慢慢颠动,默数8个节拍。接着双脚掌并列着地,脚跟悬空,左右脚上下一起震动,并带动身体略向前穿震,默数8个节拍。注意,手臂扶物要轻松,勿用蛮劲;双脚脚跟切勿用力猛击地面,有高血压、气喘病者忌练。练后头部有“虫爬”感属正常现象。

病区摩震 站立,双脚脚跟震动速度减慢,随着脚的震动,双手掌在身体的病区进行适度的按摩或拍动。如:心脏病患者两手可在心区上下按摩;腰部酸胀者双掌分开在腰眼处下下摩动;牙齿不坚者可轻微叩齿。无病者也可在胸腹部和头部按摩,次数不限。做的过程中,双脚提离地面不必过高,动作不宜太快,按摩或拍打的动作宜轻。

双臂甩震 两脚开立与肩宽,双膝微屈,眼平视,脚跟随着双膝一伸一屈而震动,双臂下垂于胯旁,掌心相对,随双腿的动作前后甩动,约1~2分钟。此式可作收势,功后可散步片刻,练后脚底会发热,有气沉涌泉之感。

[注意事项]

1.可全练,也要选几节练。节数可由少到多,一节一节地学。学一节需巩固几天,等身体适应再练下节。时间可由短到长。选节练,不超过10分钟,系统练习控制在15分钟左右。数月后,可适当延长。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达80~110次,震动力量由轻到重。内脏有疾病刚愈者动作要轻。

2.无论是双脚的震动、双臂的摆动,还是腰部的转动,都要注意相互协调,匀速进行,有连绵不断之感。

3.在发病期内、有大小便感觉、刚饱食、过分疲劳、以及孕妇或经期均不宜练习。也不适合在空气特别混浊的地方练习。

4.不强调意守、呼吸,但要注意入静、入松,以利疏通经络。有无气感均有效果。如无气感,也是正常现象,可听其自然,不必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