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圣诞前夕,图书做为传统的圣诞礼物,照例迎来了每年最后也是最盛大的一次销售旺季,当然,精装本以及礼品书首当其中;但这样的销售传统也不能挽救图书销售额的继续下滑,不仅仅是人们正在失去阅读的兴趣,更是印刷版图书继续遭遇电子版图书挑战的结果。因为此时也是各种电子阅读器以及智能手机做为中高端礼品的热销季节,随之而来带动的是电子书的销售,印刷版和电子版图书的销售遭遇战再度燃起。来自《书商》的数字表明,虽然圣诞节这一周英国的图书市场销售额达到7540万英镑,创下自2009年来的最高记录,热销书前三名是名厨奥利佛的《杰米的15分钟快餐》、《只有我吗?》和《布拉德利·威金斯:我的时代》;但阿歇特英国公司的数字表明,仅在圣诞和Boxing Day(节礼日)这两天,其销售的电子书就达到了25万本,相较同期增长86%以上,销售最好的是《雪孩子》、《只有我吗?》和《偶发空缺》。
一、畅销书之女性还是儿童
2012年12月27日,英国Specsavers National Book的年度图书奖赢家是一《五十度灰》。这项由出版行业内部每年举行的大奖2012年把目光定位在《五十度灰》这一极有争议的著作,那是因为提及2012年的畅销图书,人们无法回避《五十度灰》三本系列高踞英美国家榜首数月,而且因此引发“五十度灰”现象,再次带动女性文学甚至说“情欲文学”的销售,并在出版业乃至社会上引发争论。
在英国,该书本来被定位成像《暮色》和《饥饿游戏》那样的青少年作品,意图面向日益扩大的青少年读者群,但因为内容的敏感,造成许多家长联名反对,所以改成定位成年以及中年女性读者。有评论认为,以前出版界习惯将励志、感情以及厨艺这样的内容定位于中年女性读者,但《五十度灰》无疑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乃至在2012年8月,英国《周日泰晤士报》的畅销榜上,前10名中有8本是“情色小说”。英国也因此引发了既然电影等有年龄尺度限制,那么图书是不是也应该引入此限制,而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的讨论。
还有评论认为,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对“情色”小说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是印刷版,也许许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不会在比如地铁、汽车这样的公众场合毫无顾忌地阅读,但放在了Knidle或者手机里,无论在哪儿,都很难有人注意到你在阅读什么,这样,许多读者会把不那么被公众接受的书放入阅读器里阅读,就像一些人f5架上放的是精装本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全集,但从未读过一样。
除了凭此书走红的E L詹姆斯,英国另一‘位已经世界闻名的女作家在2012年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作,这就是J·K·罗琳。与出版社对E.I.詹姆斯最初的定位正相反,J·K·罗琳的新书《偶发空缺》一改其熟悉的青少年读者,反而重新瞄准的是成年读者。该书9月推出,虽然评价不一,但确实映射的是英国人最熟悉的“阶层”和“经典”,那就是用狄更斯类的古典文学手法进行畅销书的创作,作者追求的是传统文学里的宏大的场面、简洁犀利的叙事以及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而这些,无疑是英国传统文学的精髓,也因此本拈从9月起就一直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已确定将被英国国家电视台BBC改编成连续剧。现在就可以预料的是,《偶发空缺》在2014年电视剧播出时,会掀起又一轮热销,甚至销量远远高于今年的首发销量。
虽然《偶发空缺》的文学价值评论不一,甚至在一些外语国家销售不热,但在英国本土,严肃大报的读书评论还是对此书褒誉有加,而且读者反映也不算平淡,也许这与英国自有的文化以及社会传承有关,脱离了该书英国小镇的环境,外国读者很难引起共鸣。
二、活动效应之皇室乃至国际平台
2012年英国有两大世界瞩目的活动:英国女王的六十年即位庆典和2012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这两大盛事也引发了出版界相关题材图书的出版以及热销。
英国女王庆典带动的不仅仅是与皇室有关图书的畅销,比如《上帝保佑女王》(11.99英镑)、《伊莉莎白女王的珍宝》(20英镑)、《女王:银禧》(18英镑)等等,皇家家族像册、威廉王子结婚画册等,乃至丘吉尔传记等二战和维多利亚女王期间历史以及相关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销售,都因此进入各大书店以及超市的书架。这是因为,英国皇室的存在,在历史和社会意义上来说,实际是英国民族精神与自豪感相连接的,因为与大英帝国过往荣耀相关的史书的再度回到市民生活中,重新唤醒记忆,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来自业界的数字表明,在奥运前后,与奥运有关的图书销售高达1600万英镑,而此后一些运动员的传记作品也一直盘旋图书畅销榜,比如:英国奥运偶像杰西卡·恩尼斯的传记《梦想胜利》遍布各书店的广告招贴,自行车冠军计时赛冠军布拉德利·威金斯的《布拉德利·威金斯:我的时代》是圣诞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双料上榜者,女子自行车手维多利亚彭德尔顿(Victoria Pendleton)的自传《界线之间》(Between the Lines)等等。这些图书多以精装本出现,更多地是被用来作为圣诞或者特别节日等送礼的用途而存在的,至于有多少人真正会从头到尾读完,也许是一个问号。无可置疑的是,如果没有夏季的那场运动盛事,一些运动员的传记也不会出版。而托奥运之福,这些运动员被推人前台,成为名人,因此其书才会大行其道。在英国,购买名人传记本来也是阅读的传统习惯之一。
除了皇室效应和奥运平台,2012年电影界对文学名著和新作的改编潮流也进一步带动了有关图书的销售,特别是年底圣诞和新年集中上映的6部大制作《霍比特人》《远大前程》(《悲惨世界》《派的生活》《守卫者传奇》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分别对应有关图书的小热潮。前三部是经典名著,出版界因此再次重版相关作品,以及电影相关的图书,《派的生活》不仅是“布克”图书奖的新贵,其中的印度和中国元素在英国也有相应更深的市场,《守卫者传奇》虽然是美国版的童书,但可以在亚马逊上方便地买到,而且英国版也跟风首印,《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因为是凭《饥饿游戏》电影一炮走红的主演对英国的青少年读者增加了吸引力,原著也成为圣诞心愿单上的新热点。比如,《霍比特人》以圣诞节一周内销售44724本成为圣诞热销榜上的第五名,而《派的生活》也因为电影的上映而再次热销,圣诞一周内销量达到了39140本。
三、教科市场之国内国际视野
虽然小说和非小说类图书在2012年各有亮点,但在教科书市场上,英国出版界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在2012年2月春季学期刚开始,尼尔森图书扫描的数字表明,印刷版的教科书同比销售下降了19%,只有2300万英镑的销售总额。虽然英国的教科书市场只有整个图书出版市场的10%不到,但该产业在整个图书版权输出市场却有着重要位置,高达35%以上。2012年,英国整体经济不景气,教育经费继续缩减,来自私人和企业的捐助也大幅下滑,加上提高大学学费等系列措施,英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面临着学校经费紧缺、家长囊中羞涩的局面,教科书销售下滑自是意料中事。
这一年,对像剑桥、牛津出版社以及培生集团、爱思唯尔这样的大型老牌出版企业,全面电子化是他们努力挣脱困境的一条出路,另外就是积极进行全球性的版权交易,出售他们现有品牌下包括英语学习、字典、数据库、远程教育在内的有关版权。比如,剑桥大学出版社已经撤消其“印刷”部门,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电子数字产品销售额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递增。而中东、亚洲、非洲都在成为这些版权输出大户的新市场,并逐渐并肩于其原有的北美、欧洲等市场。
电子化时代,对于英国的教科书出版机构而言,无疑更为举足轻重。不过对他们而言,如何防范电子技术带来的“盗版”问题,似乎更是迫在眉睫。
完结篇
2012年10月12日,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Colin Robison在英国的《卫报》上发表评论《拯救出版业的十件事》,此后,Jeremy Greenfield在《财富》杂志上进行了反驳,而ColinRobison进行了再次反驳与解释。其中,Colin Robison的以下观点在英国出版论坛上得到许多赞扬之声,也可以片面地看作是英国一些出版人的认同。
出版业正在日益分为两个极端,极少量的畅销书包括市场巨头获得毋庸置疑的市场份额,而大量图书特别是长尾图书和中小型出版社销声匿迹,这是出版业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危机。
从图书销售、市场代表到编辑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的创意性,并真正为读者有效地筛选并制作优秀图书,这是出版业保持活力并是一个快乐的职业的原因。
出版商需要学习并花代价在网络上亲手销售图书,这建立在他们对图书和每一个读者的了解的基础上。
那么,中国的出版人可以从2012年英国的出版市场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