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人”因素,实现“走出去”

2013-12-29 00:00:00马丽娜
出版参考 2013年2期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且明确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的要求。可以说,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出版界的使命。各大出版机构都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尝试、探索、开拓“走出去”的新途径,力求提高“走出去”的成效。本文着重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出版机构如何把控几个关键“人”的因素,从而实现多方合力,切实推进“走出去”工作。

一、了解读者:关注海外读者需求,做好图书市场分析

在版权工作中,将“外向型图书”理念贯穿于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排版等图书出版的全流程已成为同行普遍认可的观点。因此,外向型图书,从选题立项之初就需要积极考虑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将目光限于本土范围与本国文化之内,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出版的图书与受众的欣赏口味和阅读需求不相符合,这样的所谓外向型的图书,恐怕也无法真正走出国门。

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获取海外读者需求的途径多种多样。首先可充分利用国际书展、参观互访等交流活动,听取国外出版同行和普通读者的意见。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邀请国外出版发行领域专家参与研讨和策划选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借用“外脑”提高图书策划质量,加快图书选题策划向国际化迈进。此外还可通过来华留学生及工作人员了解海外读者需求。相对于每年几次的国际书展,与在华的外国人联系、沟通更为便捷。同时,由于在华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相对熟悉并且有进一步了解的需求和意愿,可以说他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是外向型图书首当其冲的读者,同时也可能成为这些图书海外市场的宣传推广者。因此,应该充分在这一群体中展开调研,找到精准选题,从而打开海外市场。再者,有效利用互联网也是了解海外读者需求的有效方式。通过互联网关注海外图书排行榜、海外出版咨询,并通过亚马逊等有影响力的图书网站了解图书的基本情况、读者评论及海外畅销书的特点,对于把握海外读者的内容需求、阅读品位和审美标准等大有益处。

二、发掘作者:寻找合适作者撰稿。考虑海外接受能力

在版权贸易中,时常会遇到图书在国内十分受欢迎,在国外却遭遇冷落的情况。甚至是一些输出成果显赫的作品,在国外实。际的销量相比国内市场仍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并非国外读者不接受中国主题的内容,真正的问题在于表达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讲中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故事讲得让国外读者喜欢听。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作者。

目前国内大多数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其目标读者是中国人,因此作者下笔时自然认为读者已经具备了很多背景信息。如果将这样的作品不加修改地输出国外,国外读者产生种种不理解、不适应是在所难免。因此,如果可能,在一个选题策划之初就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走出去性”,一旦确定具备输出可能,那么就应该将外向型图书的种种困难考虑其中,寻找合适的作者撰写,并且与作者充分沟通,请作者在下笔时尽可能考虑到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理解能力,中外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或者在将已出版的国内作品输出海外时,请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将原有作品改造成更适合海外读者阅读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外向型图书。

三、积累译者:重视译稿质量,积累译者资源

目前,出版界充分认识到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出版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虽然近年来国外掀起了一波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是中国的图书要想真正走入国外读者,仍然需要依靠翻译。可以说,翻译是图书走出去的必经之路,而且,翻译的质量也直接关乎图书的成败。

然而,目前国内翻译行业的情况却并不容我们乐观,从业门槛低、译者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译者匮乏、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普遍存在。如果说淘汰不负责任的译者、质量低劣的译作相对容易的话,那么如何寻找高水平译者、建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译者队伍则是出版方普遍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恐怕也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尽可能利用网络、研讨会、专业期刊等各种渠道熟悉翻译领域,走进翻译圈,多与翻译界人士沟通交流,积累各种译者信息,包括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经验、翻译理念、敬业度等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在需要之时为出版物寻找到合适的译者。

四、磨练编辑:发挥主导意识。架起沟通桥梁

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中介,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外向型图书的编辑更是如此,应当在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架起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不仅需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加工、审稿工作,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从选题策划、组稿到翻译出版的整个流程中。首先,在选题阶段,编辑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参与其中,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调研某一选题是否具备“走出去性”。其次,在组稿过程中,利用各种资源寻找最佳作者,并且与作者充分沟通选题定位,与作者一同探讨如何创作出吸引海外读者的作品。随后,给作者的稿件寻找合适的译者人选。译者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译者的翻译水平、责任心、翻译理念、稿酬要求、翻译时间等诸多因素。确定译者人选后,还需要与译者进行充分沟通,让译者理解选题的定位,从而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得当的风格,使译文忠实地展现原文风貌。翻译环节完成后,进入编辑加工环节。此时,编辑需要比一般稿件更为注意稿件中表达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因素。当然,即使编辑具备了较高的外语水平,可能距母语水平仍有一定的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使稿件表达更为准确、地道,最好是在编辑审稿之后再请懂中文的外国人或是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中国人再次对稿件进行通读审校。

由此可见,外向型图书的编辑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需要很高的沟通能力,在自身紧紧把握选题方向的同时,还要能够引导作者、译者遵循这一方向,最终顺利完成出版。集丰富的出版经验、专业的英文水平、良好的沟通执行能力、一定的出版资源于一身,是对外向型图书编辑的要求。只有这样,编辑才能在“走出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图书迈出国门。

五、鼓励版权经理人:重视传统渠道,尝试新兴渠道

版权经理人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好各种渠道实现版权交易。以往,版权经理人是在图书出版之后将其推介给海外出版社。而如今,很多国际市场意识较强的版权经理人往往在选题之初即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推动产品的“走出去”。因此,渠道建设和维护对于出版“走出去”至关重要。

首先,要高度重视国际书展这一传统渠道。细致周全地做好参展工作,布展、选书、做书目、谈判、举办推介活动等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其次,做好日常业务关系维护。事实上,每个版权经理人都知道,国际书展上所取得的显耀成绩并非仅仅依靠短短几天的展会时间,更多的依靠会前充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位资深版权经理人曾经说过,在一届法兰克福书展结束之后他就开始了下一次书展的准备工作,一年的准备时间还往往觉得不够用。而欧美的同行们很多人更是多年来一贯如此。因此,作为版权经理人,平时与国外同行、版权代理机构等的及时充分沟通和联系是“走出去”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

此外,还应利用好各种新兴渠道。为了更好推动我国出版“走出去”,近年来政府和出版界在拓展新渠道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国内出版企业一方面“借船出海”与国际主流营销渠道合作,另一方面有实力的大集团也在积极搭建自己的海外出版发行网络。作为版权经理人应充分发掘并借助这些新兴渠道,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产品的“走出去”。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已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于中国出版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无疑是一个大好契机。对于出版者而言,要打破瓶颈、实现突破,将这些潜在的机遇转化为“走出去”的实际成果,则必须充分调动与发挥读者、作者、译者、编辑和版权经理人的积极性,使各方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意识,做到用外国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作者单位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