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武国忠养生经
武国忠, 北京合顺堂名医馆首席特诊专家,被称为“北京最贵的医生”。其医学主张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三大流派精髓于一炉,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主张。
【列缺穴】:
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本刊记者】 前两期,您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公孙穴、内关穴、申脉穴、外关穴的功用,这期,请您继续为我们讲解一下八脉上的其它大穴吧。
【武医师】 好的。落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苦不堪言。落枕还是颈椎发生病变的一个前期信号,经常落枕的人,如果不及时调理预防,多半会导致颈椎病。现在颈椎有病变的人也已经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跟现在的脑力劳动增加有关。我身边有不少年轻的朋友,时常抱怨上一天班后脖子发僵,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病来,往往也就不当回事,这样最容易积劳成疾。我接下来要讲的列缺穴,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着独到的效果。
人的身体可以说是一部最精密的仪器,自身就具备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一般的小病通过休息,自己就能调节过来。但是在发生病变之后,自身的修复系统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时就需要借助一个外在因素来启动它。
老子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一团和气的婴儿是没有病的,人的先天本来健康,病都是后天得的。成人之后,后天生长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导致自身修复机能发挥不出本能作用,疾病就会乘虚而入。经络穴位按摩是帮助人体启动自身大药的方法之一。人体这部机器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某一部件出了问题,一定有一个相对应的修复部件,这也是中医治疗的奥妙之处。
在人体上,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黄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缺的列,指陈列、裂开;缺,指缺口、空隙。它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穴很好找,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列缺穴。
【本刊记者】 我们如何来使用列缺穴呢?是不是也用按揉的方式呢?
【武医师】 大家要注意,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按摩列缺穴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轻放桌上,然后如法或掐或揉。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或疼痛感,以酸胀感为好。
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列缺穴的功效只有我们平时亲身体会过才能发现它不同寻常之处,信手拈来,您也会爱上这种随手是药的感觉。
【临泣穴】:
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武医师】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临泣穴。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往往被历朝历代的医家所忽略,而道家非常重视这个穴位。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的意思。泣,就是泪。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从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临泣。
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
我有一个70多岁的老患者,早晨起床后感觉口苦咽干,我给他开了小柴胡汤,并告诉他每天睡觉前点揉足临泣穴三五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复诊时,他告诉我口苦症状基本没有了,而且走路时也感觉轻盈有劲了,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岁。他好奇地问:“您这方子里也没有补药啊?怎么就好了呢?”我说:“方子里是没有补药,但是让您点按那个穴位,是启动了您身体里的大药啊。”我建议,有上述症状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在使用这个穴时,可采用蜷腿坐的姿势,它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近几年流行足疗,说明足底按摩确实对人体保健效果不错。经过一天的工作,人们大多会感觉浑身皱巴巴的,做做足底按摩,能够有效地缓解疲劳。但是足疗需要去专业的机构,费时费钱,不是人人都可以作为日常保健之用的。对于没时间做足疗的朋友,我建议睡前不妨点揉一会儿足临泣穴,很快就通体舒泰,一身的疲劳就缓解了。身体有湿的朋友,还能通过点揉此穴起到祛风除湿的效果。因为足临泣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经常点按会比专业的足疗效果还好。
【本刊记者】 临泣穴除了上述您提到的功效外,还有哪些功用呢?
【武医师】 临泣穴不仅有治病的效果,还有诊断的功能。平时点按足临泣穴,如果感觉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胆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症。最常见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这是典型的少阳病,体内有热,可以在临睡前点按此穴,泻肝胆之气以降逆。如果有气喘的人,这个穴位还有定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小柴胡颗粒配合点按足临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在学中医的人里流传着一个故事:一天,老师对弟子说:“去采一种不是药的草回来,你就可以毕业啦。”弟子以为不难,沾沾自喜地领命而去。谁知几天后却空手而归,哭着脸对老师说:“看来弟子是不能毕业了。”老师问他:“为什么?”弟子回答说:“我看遍了山上所有的草,但是我没有找到一种不是药的草,所以难复师命。”老师笑了:“你已经学成,可以走了。”因为这个学生明白了中医的至理,所以眼中遍山河大地,草木金石皆是药品。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生来就蕴藏着各种大药,善用者用之。
【本刊记者】 非常感谢武医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