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汉字发展史,书法碑帖资料丰富,历代书家名家辈出,让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同道目不暇接。当下的时代书法大普及,是“书法家”满天飞的时代。我们学习书法的路该怎样走,还真是个问题。其实静下心来又想:大道朝天,各走一边。谚语称:“无心插柳柳成荫”。
郝建文1967年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自幼受父亲郝新法影响,热衷书画。年未弱冠步入省文物界,学习考古测绘技术,长期工作实践在第一线,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战国时代的简帛、汉魏的碑刻、唐宋以来古建筑题记和古墓葬壁画,都由他尽情观摩,亲手绘制。这些人生可遇不可求的良机,都让他赶上了。由于他工作踏实,上进好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单位领导又送他去中央美院学习,从而使他的眼界大开。有了实践和理论的两相结合,他的工作能力大增。前年他获得副研究员职称,眼下正在ecd1065741e86ff7c1be394236a4d9ff11eed87fe5ad5a1755f28887d6c9a0cf省博带领一个团队摹绘创作大型古代壁画,为省博扩建后新馆的开放作准备。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
话再回到书法学习上来。建文的书法学习之路是怎样走的,笔者再毋庸赘述,从去年十月他参加河北大学美术馆的邀请展来看,他作品的尺幅不大,但字有精神,能出神入化。“用笔见古法,金石气息浓”——给出这样的评语当不为过。
书法作品,自古至今就有雅俗之分。倘不认真学习古人,不在临摹古人精品上下工夫,一味追求自我创新,则落墨必俗。只有沉下心来学习古人,继承传统,而后再写出自己的新意,这样的路才是正途。
(责编:刘贤)
郝建文,1967年生,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河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
书法师从张守中先生。主要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曾为《中国墓室壁画全集·汉魏晋南北朝》、《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河北》等书撰文。
2004年,应中国美协特别邀请,临摹的北齐壁画参加了全国首届壁画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