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荐方:熏洗治疗糖尿病足方 等

2013-12-29 00:00:00
家庭医药 2013年3期

熏洗治疗糖尿病足方

我今年6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在打胰岛素控制血糖。前两天我发觉双下肢足背发凉、发麻,担心患上了糖尿病足,很是害怕。后来,一位中医朋友给我推荐一个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方,即: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金银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左右时再洗患足15~20分钟。每日1剂,洗2~3次,一般用药3~5天。我坚持熏洗了一个冬季,足背发凉的情况基本消失了。

四川绵阳 张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轻则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严重时则可出现穿透性溃疡和组织炎,甚至全脚坏疽。对此,适当选用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类中药煎洗,对改善微循环障碍、控制感染、治疗或缓迟病足发展有一定效果。

本方中,红花为活血化淤要药,没药可散血去淤、消肿定痛,二味合用有助于改变局部微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及再生,其中没药还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远志具有祛痰、行血、消肿的功效,所含皂甙A、B和远志定碱等成分,具有明显抑制多种病菌生长和抗炎消肿、活血止痛作用;双花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防治化脓性感染;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均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等功效;黄柏能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诸味合煎熏洗,对局部可起到活血散淤、清热解毒、生肌止痛等作用。使用本方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足引起的感染、瘙痒、疼痛等有一定疗效,可作为糖尿病足的辅治疗法。

提示:使用上方时,仍需注意以控制血糖为主。熏洗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一旦有严重感染,应停用浴脚,及时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老年慢性腹泻方

我78岁了,近年来每天下午4点钟过后就会拉肚子,晚饭过后拉得更加厉害,大概每天4~5次,拉的时候屁多,感觉屁里有水,大便也是水样便,晚上上床之后到第二天下午4点钟之前又是正常的。因为这样反反复复腹泻,给我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后来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一个方子,可以治疗老年慢性腹泻,方子是:党参、 黄芪各30克,白术15克 ,柴胡、升麻、当归、甘草各5克,陈皮、莲子(去心)、薏苡仁、淫羊藿各10克。我试着去药店抓了几副,回来服用一段时间,果然有效,现在我每天大便基本正常了。

浙江丽水 邹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生吴金莲点评:

老年人机体逐渐老化,各种机能也随之减退,首先表现为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降低。中医认为老年人由于阳气不足,五脏俱虚,脾胃又位于人体中焦,是全身脏腑上下交通枢纽,气血生化之源,首先受累,表现为脾胃亏虚的症状: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伴有腹痛;肠鸣、脘闷、不欲饮食;受寒受凉、饮食不洁容易诱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身体消瘦,难于治愈;大便常规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呈阳性者多数;舌苔薄白或白腻、脉一般濡缓。所以慢性腹泻成了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上方来源于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书,具有补中健脾、益气升阳的功效。方中黄芪为君药配伍臣药党参、炙甘草、白术,补中益气;佐以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针对老年人阳气不足、命门火衰,配以淫羊藿温补肾阳;加薏苡仁健脾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陈皮则理气,莲子补脾止泻;甘草调和诸药。此方奏补中益气,温阳补脾止涩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有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胃肠蠕动,促进胃酸分泌,维持胃黏膜有效血流量和促进胃组织蛋白质合成,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确实能改善老年人胃肠功能的内环境,提高脾胃功能。当然,要取得良好效果,药物剂量还是应该请医生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加减。

桑葚子牛骨汤治疗手脚抽筋

我老伴时常说她手脚抽筋,去医院检查,说是患有骨质疏松,有朋友听说后介绍我一个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我让老伴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错,现在听老伴抱怨手脚抽筋的时间少多了。这个食疗方是:桑葚子30克(中药店有售)、牛骨500克、生姜3片。桑葚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牛骨洗净,置姜酒沸水中稍滚,洗净(即“飞水”)。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

山东济南 王中宇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中医师王春凤点评:

中老年人常易筋骨拘挛、屈伸不利,这里除了有天气影响的原因外,多提示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之所以说无声无息,是因为它是一种隐匿性病变。据权威统计,我国40岁以上患者达16%,60岁以上则达30%~50%,且女性高于男性。女性要经历两个骨质疏松高发期,首先是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然后在70岁时又与男性一样面临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困扰。

桑葚为传统滋补佳品,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能补肝、益肾、熄风、滋阴。传统医药认为它可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及关节不利。此汤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之功,适用于骨质疏松,同时还可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现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对肝肾阴亏引起的头晕、失眠、耳聋、神经衰弱也有疗效。牛骨即黄牛或水牛的骨骼,骨头中富含骨胶原蛋白以及丰富的钙质,营养价值很丰富。由于人体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红、白细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机体的老化,骨髓制造红、白细胞的功能逐渐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响到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而牛骨头汤中含有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钙的吸收,强壮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两者合用熬出的桑葚子牛骨汤,有促进人体钙质吸收、提高免疫力之功效,适合体质虚弱、腰酸背疼者饮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常饮的养生汤水。

韭菜叶治大便秘结

我今年77岁了,大便秘结这个老毛病也伴随我有10多年了,为了治疗这个顽疾,这么多年来我吃了很多中药、西药,效果都不是特别好。生活中我也很注意,每天三餐吃了大量的蔬菜,但大便秘结还是反反复复发作。去年,我到超市购物,看到有新鲜韭菜,就买了一些回家。没想到,坚持吃了一个星期左右,便秘就好了。 做法如下:将韭菜叶150~200克洗净切段,鸡蛋1个或猪红肉50克,以食用油5~8克炒,加食盐0.5~1克,每天1次,当菜吃。

湖南邵阳 邓辉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田维君点评:

用韭菜叶治疗便秘,在中医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取韭菜汁一杯,加黄酒和开水冲服,每日2次。”为什么韭菜能治疗便秘呢?因韭菜含有纤维素,还具有温中行气、补虚滑肠、调和脏腑的作用。《滇南本草》指出,韭菜“滑润肠胃积滞……吃之立下”。再配以补虚、滑肠、润燥的食用油、鸡蛋、猪红肉,则疗效颇好。

需要提及的是,中医治病是讲究辨证论治的。便秘在临床上常分为热结、气滞、阳虚、阴虚、血虚。韭菜治疗大便秘结,只适用于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或大便秘结,虽有便意,但临厕大便又难排出,伴有少气乏力、喜热怕冷的阳气亏虚便秘;不适宜大便干结、状如羊屎、面红身热、口干而臭、小便黄少、舌红苔黄的实热、阴虚便秘。此外,因韭菜性温、味辛,实热、阴虚便秘用之,可加重病情,所以此方并不是对所有的大便秘结都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