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纪念

2013-12-29 00:00:00黄秀峰
当代小说 2013年3期

我与朱多锦先生相识不是很早,虽然我在早年就多次读过先生的诗歌。读过他的《妻意》不久,我的老乡——作家慧敏对我说:认识一下朱先生吧,他是个很不错的人!

2007年春天,在《山东文学》编辑部朱多锦先生的办公室里,由慧敏引荐,我第一次见到先生。面目清俊,颇有儒雅之气,谈吐款款,声音低缓,说起话来很热情,头发略微稀疏,睿智之气溢于言表,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们谈论了诗歌,也谈论了他主持下的七亩园文化论坛和他主编的《华夏文坛》。他说,年轻人要善于学习,要多参加学术争鸣,见解不同才会提高,有争鸣才会有置辩力。那天我带给朱多锦先生一幅我委托书画艺术家解培润先生专门题写给他的书法:博学多思,锦绣华章(后来我在参加七亩园文化论坛活动时,在綦河县城他的寓所见到了他装裱好的这幅书法作品)。当天,朱多锦先生赠送我一套他的论文集《发现与批判》。从此,每一次七亩园文化论坛的活动我几乎都参加,有时候在齐河,有时候在济南。我慢慢地走进了朱多锦多思睿智的世界,走进了他一心呵护的七亩园文化论坛。

七亩园文化论坛集结了一批生活在各个领域的文人墨客,有专家学者如吴开晋、杨政,诗人教授如耿建华、张勇,新锐诗人、媒体工作者如周传虎、王霁良、魏东建、老四、赵方新、孙德奎、石勇等,作家如慧敏、华锋、张清津、王松,还有艺术家如黄如清、徐树爱、张志云、曲伟华、姚陈同等。在这里,我们每个月都要对一种文学现象、文艺动态、文化现状、文学作品、文学新人进行争鸣探讨批判,没有什么功利性,也没有谁把这些活动当作发财的途径,在我们的内心,这样的探讨只是为了给文学艺术留一片圣洁的天空,让自己的文学创作乃至艺术追求不偏离文化背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以追求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文化人。

朱多锦先生是个热心人,不要回报,不图名利。 文友要出书,他帮忙联系印刷厂家或书商,文友要开作品研讨会,他会极力地把需要邀请的方方面面的人邀请到,为的是为文坛新锐铺平发展的道路,利于以后文学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魏东建、王霁良、杨荣成和我等人的作品研讨会,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对于我们这些人的作品,他也极尽心力地去挖掘和发现,挖掘内在的潜质和今后要摒弃的不足。他对新人培养和扶持的不遗余力,在省内外文化圈颇受好评。

朱多锦先生是个负责任的人。对于七亩园文化论坛和华夏文坛杂志的编辑出版,他不顾年龄和身体的不适,对作品中的每一个文字和标点符号都要逐字逐句的校对考证。《华夏文坛》2012年第一期,朱多锦先生对文中谬误的校对,我们在校对过程中光通电话逐字逐句校对就长达三个多小时。2012年年初,他辞去了《山东文学》诗歌栏目主持的工作,回家以后,尽管身体不是很好,还是尽力地主持参加七亩园的活动。

2012年是他生命中坎坷波折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因为他所钟爱的挚友的原因,他的身体境况倍受损害。本来就患有心脏病,因为自己心绪调节不力的原因颇为纠结,他为此住院很久。后来,他的老母亲去世,次子在北京发展事业不顺利,长子与他同时分别住进了医院,这些都让他感到心力憔悴。我们在十月份的七亩园文化活动中,已明显感受到他身体的力不从心。

最后一次在齐河举行七亩园活动,是2013年1月15日,他颇有白帝城托孤的预感。那天,他的心情很平和,他带着一本圣经。因为天气的原因,道路冰雪延误了活动时间,王霁良、张志云、陈总功到中午十二点多才赶到开会的酒店。在午饭的时候,我们谈到他的身体,齐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孙德奎对我说:朱老师明显的老了,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就是这天,他把七亩园文化论坛的工作作了明确的移交和分工,论坛主持人和华夏文坛杂志社由青年作家王霁良担任,对编辑人员的任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交换了意见。他的神态很平和,经过一个中午的酝酿,又经过了一个下午的磋商交流,他把具体分工与在座的人做了最后的交待。他说:今年以来,我的身体越来越不能再继续担任七亩园和华夏文坛的工作,下一步要有王霁良来挑起这副担子,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还会不遗余力地参与杂志的编辑工作。会议开到四点多,我们分手时还彼此约定要好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不曾想,2012年12月30日(农历12月19日)下午三点左右,作家慧敏给我和王霁良传来朱多锦先生病逝的消息。愕然,难以置信,是当时王霁良和我的心情。第二天,我与王霁良前去齐河县殡仪馆吊唁,途中,著名诗人吴开晋教授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秀峰,朱老师去世了,我很心痛;今天你们去要把我和我们这帮老诗人的名字都写在挽联上,我们也要送送他;我希望咱们华夏文坛,也要出个专号发表文章来纪念他,我也要写篇文章纪念他,你们需要文章一定告诉我,我们要好好得悼念他……电话中听得出老诗人对挚友的难舍之情,言语哽咽,其情可叹,其情可嘉!山东诗坛痛失一位诗人、良师、益友,文友们纷纷写诗著文悼念他,这就有了后来吴开晋先生 《京华飞鸿悼多锦》和后来吕家乡先生的《布谷声声留人间》等美文的流传。

朱多锦先生一生致力于诗歌研究,特别是在诗歌思潮分析、诗人作品研究、诗歌理论、诗歌评论等方面耗费了大量的心血。青年诗人魏东建、王霁良、杨荣成和我等人的诗歌他都悉心研究,通过多年对诗歌现象的分析,指出青年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要把握的方向和尺度。他指出了诗人的不足,也肯定了诗人诗歌创作中的长处。就是对老诗人作品的分析与研读,也是竭尽全力。原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王均镇新诗集尚未出版,读完这位多年老友的作品后,朱多锦先生就精心创作出了《走向自己的丰碑》,也许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世界,才最为壮丽:“他活着的时候写诗,他死了,他的诗歌还活着。”他给自己撰写的墓志铭也正说明,他活着或死了,他的心都在诗歌的路上。

2013年元月二日,是朱多锦先生追悼会的日子,省内外得知此讯的诗友们纷纷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连续近两个多月山东大地雾霭沉沉的天空变得清朗了,也许老天爷为了让他最后走好,也收敛了自己的蛮横,让他在朗朗的乾坤下踏上天国之路。济南军区政治部作家、著名军旅诗人康桥闻知朱多锦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沉痛,打电话告诉我要为朱多锦先生撰写一副挽联来悼念他,追悼会的前一天(1月1日)晚上,康桥老师先后四次打来电话修改自己对这位老诗人的悼念之词:一支秃笔两袖清风一生刻苦研修文章精彩,半亩诗园百脉泉畔半世辛勤耕耘桃李缤纷。

朱多锦先生去世后,我曾一度悲伤,情不自持,脑海中时时浮现出他生前的点点滴滴,长久沉浸在对他的怀念之中。亦师亦兄亦友的先生走了,我所能做的就是怀着对他的尊敬与热爱,继续走自己的诗歌之路。有感于此,自撰挽联两副悼念先生:

挽联一:

一只秃笔一生清贫只为文章呕心沥血,

半世英名半世落寞但求立身无愧于心。

挽联二:

博学多思千古文章成追忆,

锦绣华章至诚君子励后人。

责任编辑: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