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3-12-29 00:00:00谢丽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物理教学;有效性

积极心理学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其“潜能、动机和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挖掘出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新课改理念的以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习等是一致的,对于构建积极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我认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关注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积极学习

卡纳金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一切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激发兴趣有很多方法,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第一节课激趣、引入激趣、实验激趣、讨论激趣、竞赛激趣、榜样力量激趣、临时课堂资源激趣等方法。

例如,利用第一节课激趣——“开始”之际捕捉教育时机,创造初始兴趣。八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及物理教师都充满好奇,对新增科目充满向往和期待,每个学生心里都会产生些新想法。我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运用演示、幻灯、讲故事,展示实物、模型、漫画、插图等各种手段,通过视、听、触、嗅等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介绍些物理学前沿的能源、信息、材料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第一节课就喜欢上物理教师,爱上物理,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海洋之中。

课题引入激趣——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引入课题设计,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例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节课,我将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烧杯中,我说:“不用倒的方法也不用拿的方法,我可以将乒乓球弄出来。”学生们将信将疑,当我沿着杯口水平吹气将乒乓球吹出来时,学生们一片惊叹。这样的引入,结合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垫铺。

学习竞赛活动激趣——开展比一比、赛一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伏安法测电阻”这节课,我分四人小组进行竞赛,仪器不限,比一比哪个小组测电阻方法最多(要求先设计出方案再实验得出电阻数据)。任务刚布置完,学生们全忙活起来,你一言我一句,群策群力,有的小组竟然设计出五种实验方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设计好方案后进行实验,学生们有的画电路图,有的找器材,有的动手连接电路,有的记录数据,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小组,大家分工协作,全体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没有一人成为学习的旁观者。竞赛结束后,我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不同的加分奖励,由此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质。

二、创设教学情境,诱导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境、过程情境,历史情境等,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调动积极情绪,发展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物理知识有的较抽象,例如学生对浮力方向、浮力的测量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物块,将它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再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物块,用手向上托,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也变小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手托与浮力此时的作用效果一样,浮力方向与手向上托力的方向是一样的,也是竖直向上,它的大小也就等于测力计示数减小量。我创设的物理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物理概念,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我无论情绪如何,走进课堂,一定给学生一个充满朝气、快乐开朗、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幽默少一些教条,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交流少一些武断,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创设良好氛围。

三、注重物理实验,促进积极探究

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实验,能最快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大气压强”这节课,我将硬木板放在课桌面上,利用一张轻薄的报纸压住硬木板一端,用铁锤重敲木板露出桌面的另一端,硬木板竟然断了,一张报纸哪来的力量压住了硬木板呢?在学生满脑子疑问的同时引入课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观察物理现象并将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加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例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演示实验:我将响着的闹钟放入真空罩,逐渐抽空空气,学生听到声音越来越小了,从而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我在演示前先提出问题,声音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没有介质能不能传声?请学生们猜想并设计实验,在演示时尽量将装置放在学生们都可以看得到的地方,部分学生参与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得出结论。演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情境,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小组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观察、猜想、设计、分析、协作、表述、应用等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在教学中尽量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体验过程、寻找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如碘升华实验、比热容实验、探究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演示实验、大气压强演示实验、浮力演示实验等。学生实验器材不够,我就与他们一起自制器材,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分组实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积极发展

积极心理学很注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教师的关爱是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待学生要公平,表扬好学生不夸张,批评后进学生不过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教育多表扬、多鼓励、多赏识。“你真棒”“你解题真快,真聪明”“能积极发言很好”等正面评价,强化了学生的优点,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当然,对于学生的缺点不能回避,也要及时指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下无论实行什么样的纪律都离不开惩罚。”教师要以爱心和智慧去寻找恰当的惩罚形式,使学生在惩罚中得到尊重,不受伤害。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护,使学生能准确地认识自我,发扬优点,改进缺点。

物理教学中评价学生要注意过程评价,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进行科学猜想?设计实验做得如何?进行实验时参与度如何?有没有认真观察?有没有认真分析问题?遇到问题如何解决?讨论过程有没有积极发言?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怎样?表达能力如何?等等。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不能只评价实验结论。物理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开放、欣赏眼光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只要学生比以往有进步就要给予肯定与表扬。不能一刀切,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评价,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以此调整学习活动,让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积极评价可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的力量,促进他们积极向上,让他们体验成功。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中学,厦门,36100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