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实验;选择性注意;发展特点;儿童
一、引言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给墨西哥人和美国人看两组图片,一组是美国人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一组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这些照片快速地交叉出现。结果是84%的美国人只看到了打棒球的场面,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对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过程。那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选择性注意能力有什么特点呢?下面的实验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研究儿童选择性注意的发展特点。
2.实验过程
1992年,方富熹等人对儿童注意的选择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他选取了三个年龄组的被试:二年级组、五年级组和大学生组,每组40人。被试选自北京市区的三所普通小学和两所大学,校内随机取样,男女约各半。本研究以识记文字材料后的即时回忆量作为注意选择性的指标。实验材料包括学习时用的刺激词卡片、提示词卡片和学习后用的测验卡片三种。所有字词均来自小学现行统编教材一、二、三册语文课本。刺激词卡片按其内部不同的语义关系又分为A、B、C三类,每类共有10张。每张卡片上有三个词,随机横排。每张刺激词卡片对应有一张提示词卡片,组成一个学习单元,提示词只跟刺激词卡片中的一个词(称为目标词)有某种语义联系,跟其他两个词(称为背景词)无语义联系。如:
刺激词卡片提示词卡片
A类橘汁、苹果、葡萄(目标词)架子
B类手表、钟、书包(目标词)课本
C类山岗、话剧、粉笔(目标词)黑板
A类卡片中目标词与背景词属同一类别,B类卡片中只有背景词属同一类别,C类卡片中三个词分属不同的类别。这样的卡片共有三套,无论目标词或背景词,就每一个词来说,都均等地出现在三套卡片的A、B、C三类卡片上,如在第一套卡片中,“葡萄”与“橘子”“苹果”搭配,属A类;“书包”与“手表”“钟”搭配,属B类;“粉笔”与“山岗”“话剧”搭配,属C类。在实验中,三套卡片随机应用于不同的被试。测验词与学习时用的提示词相同。为了消除学习时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另外又制作了6组缓冲卡片,每组由刺激词卡片、提示词卡片和测验词卡片各一张组成。
实验在两种条件下进行。条件一为主动挑选,即在学习(识记)每一刺激卡片时,主试令被试挑选出与提示词联系紧密的目标词;条件二为被告知,即在学习每一刺激卡片时,主试告知被试目标词。每一年龄组随机分成两等组,每组20人(男女约各半),分别做一种条件的实验。
在实验时,主试以正常语速分别读出刺激词卡片上的三个词和提示词卡片上的提示词,读完后立即拿走卡片,分别在上述两种实验情境下由被试写下目标词。A、B、C三类卡片随机呈现,6张缓冲卡片中的三张最先学习,另三张最后学习。每一名被试共学习了36张刺激词卡片中的目标词。
本研究以被试对目标词和背景词的回忆成绩作为注意选择性的指标。在被试写完最后一个目标词后,要求其回忆。回忆方法是向被试一一随机呈现测验卡片,让被试根据测验卡片上的提示词书面回忆出目标词,回忆完毕后再根据提示词回忆出背景词。6张缓冲卡片的测验卡片最先呈现,其回忆成绩不列入实验结果。在正式实验前,对每一被试进行预备实验,学习另外编制的实验卡片,使其掌握实验要求。
3.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这在目标词与背景词没有语义联系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目标词的回忆成绩越来越高,而对背景词的回忆成绩无论儿童或成人均非常低,并且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成人完成任务时有较高的选择性,目标任务完成得好,对附加任务完成得差;儿童注意选择性低,对目标任务和背景任务完成均差。
三、实验应用
选择性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它像一个守门卫士,严格地过滤、筛选着进入大脑的信息,保证大脑能有效地编码、贮存、加工信息。选择性注意存在年龄差异。本文介绍的研究结果表明,年幼个体的注意选择性差,干扰了任务的完成,而成人则具备良好的注意选择性,任务完成的效果更好。其他研究也揭示了选择性注意类似的差异,如年幼学生对新材料中重要部分和陌生部分的注意不如年长学生。布朗(A.L.Brown)、斯迈利(S.Smily)的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还不善于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概念,因此不能专注于重要概念;而七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则能通过识别重要概念,来注意到重要概念,从而增进自己的学习。总而言之,选择性注意发展存在水平差异。
注意的选择性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它对个体的发展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注意才能进来。因此,如果我们能培养或吸引学生良好的选择性注意,其学习效果将得到有效的提高。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有意识培养学生区别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能力
选择重要信息的前提是判断重要信息。例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具体内容如“修水渠”或“修路”,“分苹果”或“分梨子”,具体数字“8”还是“5”等无关紧要,与解题无实质关系的内容可以忽略,而应用题中已知条件的关系(即数量关系)及要求的问题才是必须把握的重要信息。
2.教给学生专注于重要信息的策略
(1)画线或标着重号。在重要文字下面画线或标着重号,让学生辨明重要信息,并给予标记,以增强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集中注意于重要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学,应教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记号来标明不同性质的重要文字,如使用不同颜色标记,先用铅笔标明自己认为需要的每个地方,再用蓝色笔在画出的重要文字下找出更重要的文字,最后用红笔标明自己认为重要的每个地方。
(2)写摘录、摘要和列标题。摘录是摘抄学习材料中的原句,摘要则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标题和小标题是全部学习材料或每段材料的中心内容的概括。研究表明,无论是摘录、摘要,还是加标题或小标题,都能使注意专注于主要信息上,都能提高学习效果。但鉴于摘录、摘要及加标题要求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可从训练摘录入手,逐步过渡到写摘要、加标题。
(3)作笔记。研究表明,维持注意于学习任务上的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Bloom,1974;Glaser,1982)。而作笔记是控制、维持选择性注意的有效途径。要记下学习的内容必须专注于所学内容上。同时,为了跟上教学进度,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记下所有的信息,因此作笔记不仅有助于维持选择性注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加工信息,辨别重要信息及用自己的话概述学习信息的能力。
(4)督促学生关注出错误的反馈信息,并找出错误原因,以加深印象,避免再错。
3.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引导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
第一,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开始阶段可由教师确立目标、告知目标,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能优先选择与目标有关的信息。第二,学习目标必须清楚、明了,不产生歧义,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三,学习目标必须具体、难易适度、易观察,便于测量与评价。第四,建立学习目标体系。学习目标体系可由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问题目标等不同层次的目标组成。这种既包括长远目标,又包括近时目标的目标系列比单一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也更利于对信息的选择。第五,引导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树立目标,自觉地以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目标,调整学习的进程,乃至调整对信息的选取。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儿童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