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分析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10-03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申继亮,2009)。其中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是近年来民工流动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城市中也出现了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或少年,又称城市随迁子女。
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表明,我国14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已达1834万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中的比率已近三分之一。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流动儿童数量将达到2000万。流动儿童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所以,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庞大群体。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他们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二、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差异比较
(一)社会层面
1.两类儿童在“交朋友”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韩娟,2010;单丹丹,2011),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清晰,感到自己不能被真正的城市人接受,缺少归属感,这就造成了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交友的差异:流动儿童的朋友大多是流动儿童,而城市儿童的朋友大多是城市儿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阻止了广大市民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认同。部分城市儿童家长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交往会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他们认为流动儿童缺乏家教、没有礼貌、不讲卫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他们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流动儿童,阻碍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正常互动。
流动儿童本身很想和城市儿童交朋友,但由于怕受到歧视,通常望而却步,下面看两则报道。
报道一:“开学第一天,我成了‘房发’”
两年前小颖被在城里打工的父母从老家接到了城里读书,但上学第一天,小颖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就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比如她把“黄花”念成了“房发”,结果就被起了个绰号——“房发”。小颖说:“同学们都不爱和我玩,我也不敢和他们玩,怕他们笑我。”
报道二:“宁愿在老家受穷,也不愿在城里受气”
陈想在城里上初一,父母在火车站以卖水果为生。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做生意,很少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加上城里孩子的排斥和歧视,进城后陈想变得孤僻。“前几天,我和同学打架了。那天上计算机课,我以前没学过,上机操作时,就问了老师好多问题。下课时,我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我,说‘农民工的孩子,就是笨’,我就冲上去打了那个同学一拳。”陈想说,“我想回老家去,宁愿在老家受穷,也不愿在城里受气”。
通过上面两则报道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导致他们不敢也不愿和城市儿童交朋友。
2.两类儿童在课外活动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城市儿童课外活动的第一大类仍然是学习类活动,而流动儿童的第一大类活动则是休闲娱乐
活动。
城市儿童的课余活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上各种补习班。而流动儿童的课余活动更符合《联合国儿童公约》关于“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的要求。大部分流动儿童的课外活动是休闲玩耍类。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城市儿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比流动儿童家长迫切许多,他们在儿童学业上的相互竞争、相互攀比现象也相对更严重;二是很多流动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间较长、频率较多,没有空闲时间关注儿童的课余活动,部分家长由于经济条件或知识水平的局限,没有能力关注儿童的课余活动,因此大部分流动儿童可以在课余时间安排休闲玩耍类活动。
两类儿童的课外活动状况从侧面反映了两类儿童家庭的消费结构。流动儿童家庭恩格尔指数高,表明了流动儿童家庭的消费结构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文化娱乐等再生产消费品为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流动儿童在精神消费上的投入少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在知识面的拓展、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社会潮流讯息的敏感度等方面都不如城市儿童。大部分流动儿童家庭是外来的贫困家庭,其家长往往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像其他城市儿童家庭一样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资源,比如带领儿童欣赏各种文化展览、陪伴儿童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给儿童购买丰富的图书资料、给予儿童适时的学习指导等,这些都将成为流动儿童自身权益实现的重大制约因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流动儿童的家长无法、无力为孩子提供这样那样的资源的时候,我们的政策该如何制定,政府又该做些什么?
(二)心理层面
1.两类儿童依恋关系的差异
流动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更偏向于消极的一面,在人际交往中也显得比较冷漠,遇到问题时较少依靠他人的帮助,而与他人亲近时体验到更多的痛苦。同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瞿玥涵等,2011),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依赖性和亲和性与心理适应不存在相关,非流动儿童中这两个因素却与心理适应相关度很大,此差异可能表明流动儿童从亲和与依赖中获得的心理援助很小。
另外,根据依恋与归因模式的关系研究(Cassidy J,1999),在反应敏感且及时的看护下,个体会形成积极的心理表征模式,把自身归结为可爱的和有能力的,并且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和有同情心的;而不一致、拒绝和侵犯性的看护,会使得个体形成消极的心理模式,把自身归结为不可爱的和没有能力的,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和冷漠的。这样的心理归因模式也许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流动儿童的家长更像是一个消极的看护者。此外,很多流动儿童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流动儿童家长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教育子女时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又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寻求独立的叛逆时期,对父母的认同逐渐出现问题,导致亲子冲突不断,难以保持良好的依恋关系。
2.两类儿童亲子交流的差异
流动儿童的亲子互动不如城市儿童。陈丽和刘艳(2012)的研究表明,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沟通质量也比较差。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可以解释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哈贝马斯强调理想而顺利的沟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明确的信息、沟通的技巧和民主的原则。其中,明确的信息要求家长和儿童之间必须认识到彼此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能够对将要沟通的内容有所认识。而沟通的技巧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它要求家长能够理解儿童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并对儿童独特的文化有所了解。而民主的原则,则是希望家长和儿童之间建立起一个可以交流互动的平台,家长以朋友的身份去倾听儿童的声音,消除先入为主的个人偏见。
首先,一些城市儿童长期生活在处处以分数、学习效率为目标的城市教育体系下,家长为提高其成绩倾注了大量心血,部分家长在儿童的学业上亲力亲为,给儿童聘请家教,督促儿童学习,这样一来,城市儿童和家长自然交流就会多。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跟随家长来到城市,其家长来城市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其次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家长从事的职业类型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像城市儿童家长一样关注孩子的学习,也没有能力像城市儿童家长那样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同时,家长的工作收入也不允许他们像城市儿童家长那样在孩子的学习上支出太多,所以虽然流动儿童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和城市儿童家长相比还是存在很大距离(陶红梅等,2004)。
其次,文化差异对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互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流动儿童家长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深受农村风土人情的熏陶,而他们的孩子来到城市生活,当家长还在坚守自己的农村生活习惯和理念时,流动儿童已经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互动时,彼此的信息不对称、不清晰,家长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亲子互动就有了更多的障碍。
再次,流动儿童家长在城市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也偏低,他们在与孩子互动时更强调服从,很少采取民主、说理的方式,常用惩罚来代替耐心细致的教育指导。这样的沟通方式显然不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循环系统。
3.两类儿童在人格维度上的差异
两类儿童在人格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上存在差异(王瑞敏,邹泓,2008),流动儿童的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差于城市儿童。人格外向性的特点使个体倾向于与他人更多地交往,这种交往需要由个体主动发起并且建立起关系,因此,外向性显然和儿童的同伴关系相关。宜人性反映了个体的相互关系性,即个体对关系中的对方感兴趣,并趋向于与对方维持积极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父母由于生存的压力,更多关注生计和工作,以维持家庭的开支,同时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下一代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并进行情感交流。由于从小得到父母亲的情感温暖比较少,又加上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流动儿童相对城市儿童来说,表现出不合群、与人交往少等特点。人格中的开放性主要反映儿童的才智和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才智和能力的表现就是学习能力。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胡韬,郭成,2007),且表现出较多的学习压力感(袁立新,张积家,苏小兰,2009);流动儿童的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方法了解较少;学习投入和学业表现不及城市儿童(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2009)。加上流动儿童父母亲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不够,因此他们的成绩好坏似乎变得无关紧要。而城市儿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所以流动儿童人格中的开放性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4.两类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上都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城市儿童(肖克,冯帮,2008;冯帮,2010)。流动儿童情绪不平衡,孤独感强,自卑心理严重(何桂宏,2009),他们有的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先天不足”,有的常常抱怨自己“无能”,有的由于家庭条件较差,自认为“低人一等”,这造成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受阻,并导致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
由于社会适应不良,流动儿童表现出较多的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的问题。孙维平等人(2007)的访谈结果显示,40%左右的农民工子女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他们怕自己言语不当而不敢与同学沟通交流,在课外活动中也不能与伙伴进行很好的沟通、合作。研究还表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城市当地儿童和农村儿童(胡宁等,2009),主观幸福感低于城市儿童(王瑞敏,邹泓,2010;师保国,2009),他们的同伴接纳感偏低、孤独感偏高(朱丽娜,2008;李丹等,2011)。可见,构建城市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户口的差别以及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享有的教育资源、家庭生活条件、娱乐休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父母辅导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和文化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父母对孩子在教育和成长方面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熊猛,叶一舵,2011)。
三、结语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差异值得深思,为保证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使他们真正实现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梦想。
主要参考文献:
[1]申继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韩娟.“生活世界”视域下的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单丹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
[4]瞿玥涵,陈晓庆,孙浚岚,侯悍超.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24(6).
[5]陈丽,刘艳.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139(1).
[6]陶红梅,许燕,张小方,顾莉莉,洪金侠.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86-91.
[7]王瑞敏,邹泓.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8:28(3).
[8]胡韬,郭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45-746.
[9]袁立新,张积家,苏小兰.公立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
[10]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1-47.
[11]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4-7.
[12]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8:68.
[13]胡宁,晓义,秀云,刘杨.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2009,5:166-176.
[14]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2).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