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2008年5月曾在美国参观访问,期间曾去纽约时报社进行学术交流,得知其发行量连年锐减时,感到颇为不解——世界上影响力第一的报纸居然也开始卖不动了?《纽约时报》的一位高级编辑解释说,因为技术的进步导致了阅读习惯的改变,可以轻松使用手机上网的年轻一代不再购买纸质媒体,而是已习惯于网上阅读了。
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纽约时报》开始着力打造网络版。而早在几年前,有先见之明的《华尔街日报》 就已经深耕网络,其网络版付费订阅量远远领先于同类其他报纸。
那么,这股“西风”何时会“东渐”中国呢?事实证明,国内纸质媒体不久就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了。2009年8月新浪微博的诞生,是中国传媒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个分界标。从那一刻起,纸质媒体就在一步步走向消亡。之所以如此定论,是因为微博在时效性、信息量的丰富性等方面远远把纸质媒体抛到了身后,而后者面对这一切,除了加速其网络版建设外,基本上无计可施。最终会在不远的某一天,不再出纸质版。
微博为纸质媒体提供了更多报道热点。自微博出现以后,由互联网特别是微博制造的舆论热点激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微博用户数量的增幅一度高达208.9%,是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可以预见,随着用户的激增,微博制造的舆论热点的数字也会呈几何级数增加。
微博不仅可以实现即时信息的实时传播,而且在传播信息上具有互动、裂变和再传播能力强的特点。其互动功能使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评论反馈,或者可以利用转发功能予以扩散。一个舆论热点可以得到迅速传播,并形成公共议题。这种互动、再传播在寻求事实真相上表现更为独特:一个网友曝出某个事件的冰山一角,其他热心网民就会接力补充其他信息,连续爆料,使事件真相逐渐清晰。
在时效这一信息传播的第一要素上,所有的媒体都无法和微博竞争,导致纸质媒体“跟着微博走”。现在纸质媒体都高度关注微博上的信息,尤其是微博上的热点,几乎都成了纸质媒体新闻报道的选题。
微博不仅引领信息发布,而且拓展了纸质媒体的报道空间。现在,很多的热点事件都是先由微博发布后,旋即成为公共议题。在万千网民的围观下,相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这就对事件的调查和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重庆雷书记事件”中,先是记者在自己微博上爆料,引发热议,随后各路媒体蜂拥而上,相关管理部门也很快介入并予以调查和处理。
微博所具有的优异特性,吸引很多纸质媒体通过加入微博以获得巨大流量。现在几乎所有纸质媒体,都开有微博。《新京报》《经济观察报》《中国新闻周刊》等都成了微博用户,就连《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都开通了微博。
以前报纸、杂志记者写篇稿子,先要出去采访,然后在电脑上打出来。门户网站的编辑也只能通过电脑来发布新闻,假设一个编辑用手机记录了一条新闻,他还需要发送给同事再通过电脑发布。现在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和新闻发布。简短的新闻可通过微博发布,深度报道则可以在长微博上展现。
微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媒介融合的前景。从短期来看,微博与纸质媒体融合,发挥着强大的媒体聚合效应,并在逐渐改变纸质媒体的新闻采写和传播方式。但从长远来看,纸质媒体在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的步步紧逼之下,将会彻底消失。
不过,仍然有一些人固执地对纸张作为大众媒体传播介质的未来抱有乐观态度。例如,有人从媒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指出,历史上新媒体从来就没有完全取代过旧媒体,因此,报纸当然也不会被取代。这种说法忽视了网络的超强能力,作为可以“吞噬”此前所有媒介类型(书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的“媒介之王”,互联网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电视没有取代书籍、报纸、杂志和广播,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不能取代这些媒体。
还有人认为,“人是怀旧的动物”,总会有人因怀旧而坚持使用纸质媒体,所以,纸媒作为大众媒体仍会存在。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催眠的说法。试问,“90后”和“00后”对“前互联网时代”基本没有记忆,他们会对之有所留恋吗?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网络世界里,从小就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已越来越习惯于网络阅读了。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煞有介事地为纸质媒体定下了确切的死亡时间:“2044年传统纸质媒体即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而笔者以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一切都在加速变化中,可能等不到2044年,纸质媒体就会彻底被网络媒体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