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2013-12-29 00:00:00桂良军张梦然
会计之友 2013年30期

【摘 要】 长期以来,审计意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一直是证监会、投资者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热切关注的问题。文章选择了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数据,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模型两种方法,实证研究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论:限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我国的证券市场能够识别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但不能够识别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非标准; 审计意见; 市场反应

关于审计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相关的研究文献国外虽然有一些,但我国相关的法规和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法将国外的研究结果应用到我国。研究审计意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问题。而我国对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多以描述统计方法来分析审计意见的产生和分类。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相关监管措施的出台,研究新环境下投资者对于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有助于弄清我国审计实务现状,也能为相关的审计研究提供借鉴。

一、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国外主要有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两种。

最早运用超额收益法研究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是Baskin,他运用股价变动的自然对数(周数据)来衡量价格反应,探讨了违反一贯性原则保留意见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违反一贯性原则的财务报告书对股价变动并无明显的影响。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hoi和Jeter,他们研究了保留审计意见披露对股票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保留审计意见降低了股票价格的盈余反应系数;Ameen等以美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在公布含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书日期之前,即有负异常报酬产生,但在公布含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书之时,市场却无明显的负面反应。

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对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研究,早期主要是结合案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后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完善,才逐步有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李增泉以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7年的审计意见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标准公司与非标准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着不同的市场表现,同时,审计意见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会引起不同的市场反应,但投资者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非标准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的反常表现和连续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年报在公布日仍有一定的信息量。单鑫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97年年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股票市场对含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披露有显著的负反应。陈晓等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对1998年年报保留审计意见的反应。与以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是:市场对1998年年报保留审计意见没有明显的负反应。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公告的反应并不具有一致性。陈梅花研究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对股票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审计意见对股票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没有找到充分的实证证据来支持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意见具有信息含量。姜永杰以2000年和2001年年报中221个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作为样本,运用事件分析法,通过分析平均预测误差(AP)与平均区间预测误差(AIPE),并检验了在研究窗口的平均区间预测误差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蔡祥认为,一般来说,在市场层面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虽然会导致显著负的超额回报,但市场反应似乎也并没有根据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差异而区别开来。郭涛等运用回归方程法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对于2003年度非标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与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但市场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郭志勇等以我国证券市场2005年和2006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但不能识别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之间的差异。廖伟研究发现:我国的资本市场在非标准审计意见披露前后的较短时窗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但无保留加强调意见与保留意见的市场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邢海玲认为审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使投资者不能识别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

二、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审计意见分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两种。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四种。

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可以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行为,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不同的审计意见向市场传递着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区别,从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由于2010年没有否定意见,本研究不考虑否定意见,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当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但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即形成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由于存在强调事项段,投资者在决策时会考虑它的影响,这会导致市场反应有别于标准无保留意见。故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在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内,市场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与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且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有着强烈的负向反应。

如果审计人员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和财务报表的披露方面存在分歧或者是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这会导致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度降低,从而使其市场反应有别于标准无保留意见。因此,接下来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在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内,市场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与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并且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有着强烈的负向反应。

理论上说,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也属于无保留意见,且与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有着本质不同,市场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反应程度应低于对其他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程度。因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在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内,市场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反应存在着差异,并且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比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有着更强烈的负向反应。

三、样本选择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中独立会计师审计报告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为对象,将年度报告公告日前后各10个交易日定为研究窗口。为了全面、准确地检验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反应,本文分别采用了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

在样本选择中本文采用了以下标准:

1.选择的样本是2009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A股股票。因为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变化量ΔROEi的时候需要用到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

2.本文采用了样本对照组法,即选择一组与被出具保留意见样本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符号相同、大小相近,企业资产规模相似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样本作为对照组。

按上述标准,本文共得到148个样本,其中标准审计意见样本74个,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样本55个,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样本19个。

研究数据来源:年报意见类型、年报公布日期取自巨潮资讯网站,个股历史行情数据和A股综合指数历史数据取自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和新浪财经网。

四、模型设计

(一)超额收益法模型

五、实证分析

(一)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和标准意见市场反应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1.应用超额收益法检验

(1)对照样本标准审计意见在201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后各10天共21个交易日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计算研究样本非标准审计意见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根据其结果绘制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曲线如图1所示。

(2)为了弄清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检验了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为进一步考察投资者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在超额收益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

(二)保留、无法表示意见和标准意见市场反应的结果及分析

1.应用超额收益法检验

(1)对照样本标准审计意见在201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后各10天共21个交易日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计算研究样本非标准审计意见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根据其结果绘制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曲线如图2所示。

(2)为了弄清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检验了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均值,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的统计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窗口[-5,0]所对应样本累计平均超额收益通过了a=0.05显著水平的t检验,窗口[-2,+2]、[-3,+3]所对应样本累计平均超额收益都通过了a=0.10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这表明包括审计意见在内的年报信息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

为进一步考察投资者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在超额收益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

(三)保留、无法表示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市场反应的结果及分析

1.应用超额收益法检验

(1)对照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样本在201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后各10天共21个交易日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计算保留和无法表示意见样本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根据其结果绘制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曲线如图3所示。

(2)为证实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与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笔者进行了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均值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的统计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研究窗口配对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都没有通过a=0.10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表明包括审计意见在内的审计年报信息不具有信息含量。

(四)总结

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对2010年年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结果如下:

1.在2010年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窗口内,市场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与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且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有强烈的负向反应,即2010年度样本的检验结果接受假设1。

2.在2010年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内,市场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且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有强烈的负向反应,即2010年度样本的检验结果接受假设2。

3.在2010年审计报告公布日前后较短时间窗口内,市场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与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即2010年度样本的检验结果拒绝假设3。

4.根据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趋势图来看,无论是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企业还是被出具保留、无法表示意见的企业,股票市场都从年度报告披露日前7天有了明显的负向反应。

六、稳健性检验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发现,相对于标准审计意见的负向反应,各种非标准审计意见都比较明显,而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市场反应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尝试不考虑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差异,将各种非标准审计意见合并分析,即将2010年所有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与相应的标准审计意见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样本为148个),结果发现审计意见的系数均为负数且大部分研究窗口结果显著,与前述“五、实证分析”中的(一)(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七、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在限定了其他变量的影响以后,我国证券市场能够识别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但不能识别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关注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更关注不同内容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对不同形式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则关注不足。

该研究证实了证监会与中注协面对我国审计行业诚信危机所作出的各项努力是有成效的,为日后进一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扩大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提供了实证依据,此外还应该加强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观察到,在年度报告披露之前市场就已经有了显著的反应,说明年报存在提前泄露现象。

【参考文献】

[1]Baskin,Elba F.The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f Consistency Exceptions[J].Accounting Review,1972,47(1):38-51.

[2]Sung K.Choi,Debra C.Jeter The effects of qualified audit opinions on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2,15(2-3):229-247.

[3]Elsie Ameen,Kam Chan,Daryl Guffey.Information Content of Qualified Audit Opinion for Over-the-Counter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1994,21(7):997-1011.

[4]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8):16-22.

[5]单鑫.中国股票市场对审计意见信息披露反应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6]陈晓,王鑫.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报告公告的反应[J].经济科学,2001(3):78-89.

[7]陈梅花.股票市场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来自1995—1999上市公司年报的实证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1):62-82.

[8]姜永杰.审计意见与股价报酬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蔡祥.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3):36-40.

[10] 郭涛,黄瀛,焦烨妍.非标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检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5):589-592.

[11] 郭志勇,陈龙春.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3):38-43.

[12] 廖伟.三类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6):193-194.

[13] 邢海玲.非标准审计意见注意领域研究:基于上市公司2003至2008年度报告的数据[J].商业会计:上半月,2009(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