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据从事监事会的实际工作经历,文章从谈话前要做好功课、营造良好的谈话环境、注意谈话的方式技巧等方面,针对国有企业外派监事的谈话工作过程、方法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不断实践和总结外派监事的谈话工作艺术,可更好地履行监事会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 外派监事; 企业职工; 谈话工作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核查企业的财务、资产状况,向职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必要时要求企业负责人作出说明。”据此,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企业职工个别谈话,通过谈话了解情况,从而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人的经营行为以及经营管理工作作出评价,进而提出奖惩任免建议。笔者根据从事了十几年的企业监事会外派工作经历,认为要达到理想的谈话效果,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谈话前要做好功课
谈话前,谈话人要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通过企业内部网站了解企业相关信息;通过企业提供的年度工作总结了解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度审计报告中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省国资委了解相关职能处室对企业的评价等。在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企业的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和判断后,再开始确定职工谈话对象,这样就可确保切中要害,有的放矢,也比较容易找到契合点,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谈话前准备不充分,在谈话时就很容易问一些可笑的问题,让对方见笑或轻视。比如一家省管国有制造企业在工作报告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打败了同一类型、级次的民营企业,下一步目标是如何逐步占领国际市场。在与董事长交换意见时一位监事问董事长打算如何战胜民营企业,董事长说下一步的对手是国际资本而不再是民营企业了,监事显得很被动。另一方面是谈话前对被谈话人的情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对企业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个人简历、领导分工、部门职责要心中有数,围绕被谈话人的职责来研究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在与企业人员谈话时为了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在确定谈话对象时,尽可能使约谈对象涉及各个层面、不同岗位人员。企业人员较多,不可能全部都约谈,在现场工作时,把握的原则一般是在刚进入企业时,由于对企业情况缺乏全面了解,能谈的全谈,人员相对较多,涉及面相对广泛,包括单位副总、部门负责人、分子公司主要领导。第二和第三年随着对企业情况了解的不断加深,谈话对象的人数和范围相对缩小。
二、营造良好的谈话环境
监事会谈话主要是了解情况,不是办案更不是审问,一定要设计好谈话的环境,要让被谈话人有一种平等的感觉,而不是被审问的感觉。首先,自己要端正心态,不要居高临下。平等、诚恳、尊重对方是取得良好谈话效果的基本条件。在谈话时相对而坐或促膝交谈,能给人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我们在谈话前都对座位进行设计,力争达到这个效果。其次,就是安排专门的场所,一方面是保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保证谈话在安静和严肃的环境状态下进行,以免对监事工作形成事实上的干扰。很多次在检查和情况了解工作快结束时,一般有与企业董事长交换意见的环节,为表示尊重,我们提出去董事长办公室拜访并交换意见,董事长大都会主动提出去约定的谈话房间,避免对监事工作形成干扰。再次,要有制度约束,消除被谈话人的顾虑,敢于讲真话,讲心里话。谈话人要有保密意识,对谈话内容进行保密是监事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求。要建立谈话保密制度,包括谈话记录的保管、失密责任追究制度等。保守企业和个人的秘密,这是工作纪律,也是制度要求。监事会是企业的一个部门,专职监事也是企业的一员。根据要求,外派监事会一般应在一个企业连续工作三年,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有时企业人员对监事会很戒备,怕惹麻烦,因此,建立谈话保密制度,取得企业职工的信任,让他们敢于讲真话,是保证谈话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最后,就是注意自己的仪态仪表,穿戴整洁。穿着太随意,不仅对被谈话人不尊重,而且对谈话的内容也不尊重,更别指望有好的谈话效果了。有一次,事先安排下午三点谈话,中午谈话的监事喝了酒,当下午三点来到谈话现场谈话时,不仅满嘴酒气,而且东倒西歪,话都说不成,既影响监事会形象,也把很正式的谈话变得非常儿戏。
三、注意谈话的方式技巧
首先,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更有利于取得好的谈话效果。根据被谈话人的性格特点有的采取情感共鸣式,即从对方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产生情感共鸣效应后,再因势利导地谈及监事会需要了解的问题,有了双方情感的交流、融通,谈话就会如沐春风;有的采取单刀直入式,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有的采取寓庄于谐式,幽默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谈话双方思想、感情的交流,特别是在双方感到紧张、拘谨的时候,几句得体风趣的话,就会使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缩短双方的距离,使对方打开思想的闸门,倾述自己的真情真话。其次、就是在谈话过程中要做到积极倾听。期待的眼光、热情的姿态,可以使对方感受你的良苦用心;微微一笑,赞同地点点头,一个充满热情的“对”字,都能使对方感受到你对他讲述内容是饶有兴趣的,因而能畅所欲言,使谈话更加融洽、深入。反之,谈话时,若缺乏真情实感,或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或者是过于庄严沉郁的环境、场合,都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并与你疏远。
四、做好谈话工作的长效机制
首先,谈话是监事会获取有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为使谈话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畅通监事会不断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广大企业职工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渠道。我们开通了监事会微博、QQ群、建立了企业信息交流邮箱和热线,搭建了监事会与企业职工信息交流平台。实践证明,多渠道交流与沟通,不仅拉近了监事与企业职工之间的感情,也使监事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使企业沿着规范、法制的轨道前行,也使监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有一次,我们从新闻媒体发现我们任职的企业的子公司的一个车间发生了爆炸,通过交流平台一个小时内就了解了事实真相,及时向国资委主管领导作了汇报,而企业的报告第二天才送到。其次,要重新认识谈话的意义,它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高质量的谈话,使我们结识了更多的企业精英,了解了企业精英的工作和生活,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同时又通过自己正能量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获益,让更多的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每届都负责三到六家企业,这些企业有大的,大到是世界500强,也有小的,小到年收入不过亿,有十几万人的企业,也有几十人的企业,但这些企业管理的精髓都是一样的,单纯看财务报表可能只是生硬的数字,谈话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的企业管理现状,看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长板和短板。久而久之,监事会就成为了任职企业之间分享经验和信息的平台,使企业之间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总之,监事会的谈话工作是一种艺术,一次成功的谈话不仅需要进行认真的准备,而且谈话过程中与谈话对象交谈时的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甚至于坐的位置等等,都要特别留意。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以使双方成为永久的朋友,受益终身。一次成功的谈话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问题,更为监事会职能的细化延伸、拉近与企业职工的距离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经常总结和实践外派监事的谈话艺术,以便更好地履行外派监事的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1] 杨长福.浅谈审计中如何提高谈话技巧[EB/OL].中国审计网,2012-06-30.
[2] 杨慧亮.把握谈话的技巧[N].青海日报,2011-08-30.
[3] 陈玉才.谈话调查策略及技巧的把握和运用[EB/OL].广东纪检监察网,2010-06-11.
[4] 孟贵芳.执法监察的谈话技巧[J].先锋队,2005(14、16).
[5] 陈元海.审计中与客户的谈话技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8).
[6] 朱晓刚.案件调查中谈话技巧的有效运用[J].中国纤检,2004(7).
[7] 王洪军,秦志飞.几种审计谈话交流技巧的运用[J].河北审计,2003(11).
[8] 陈剑明.浅谈价格检查办案中的谈话技巧[J].价格月刊,2002(11).
[9] 王伟平,袁航.案件检查的谈话技巧[J].中国监察,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