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污泥变身大法

2013-12-29 00:00:00崔筝刘志毅
人民周刊 2013年12期

污泥变肥料?

3月17日下午2点30分,一辆贴有“高污水厂”字样的京AK7834的大型自卸车从北京市区方向开过来,货厢中也满载污泥。10多分钟后,车辆到达管家务乡安育村的河滩地带。数百亩的河滩耕地上,到处是一堆堆稀软的污泥,空气中散发着恶臭。大车开进田地数百米,卸下污泥,沿来路快速离去。

当地村民并不知情。他们以为那是种地用的“肥料”。村民介绍说,河滩边数百亩卸泥耕地为村中集体耕地,多年来并未分配到具体的村民名下。近年承包给一位外地“能人”。“这几年春天,都有挂着京牌的大货车来卸泥,我们以为是承包人买来的特殊‘肥料’。”一位村民说,“施了‘肥料’的地种过玉米,也种过西瓜。西瓜长得还行,不过味道一般,本村人不吃,主要贩到外边去。”

3月下旬,在距离城区中心约40公里的北京市通州区漷县村,县道漷小路西侧的约800亩土地上,有一半以上刚刚翻耕了黑褐色污泥——线人透露,这里是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另一个卸泥点。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负责市中心区及东部工业区的污水收集,处理规模每天100万吨,约占北京市污水总量的40%。

2013年上半年,记者跟踪北京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过程,陆续发现在河北廊坊、北京顺义和大兴等5个地点,都有污泥倾倒,不少土地上都种上了瓜果蔬菜。而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的污泥直接倾倒已有多年。“早些年,主要是在郊区寻找砂石坑、废弃矿井,近年来倾倒地点越来越远,甚至延伸至河北省境内。”

事实上,污泥中的病原体、寄生虫、重金属和环境激素等污染物,对环境的长期、短期风险都不可忽视。直接倾倒污泥,既违反国家标准,也违反地方法规。

50万吨污泥“失踪”了?

2011年,北京市排水集团的一位负责人曾对媒体介绍,北京市各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2400吨污泥,即每年80余万吨,并全部通过规范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上述说法。他们指出,北京现有污泥处理设备并未完全运作,事实上,未处理的污泥规模远大于理论估计值,可能达每年数十万吨。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谭国栋和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李文忠等人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上发表的论文则指出,北京市污泥产量在2008年就已经超过100万吨,但几处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规模仅为48万吨。这就是说,即使污水处理厂满负荷工作,北京每年也会有50多万吨污泥未经处理。

在发达国家和城市,污泥处置被视为污水处理的关键一环,通行做法是对污泥进行脱水、消毒,然后堆肥、风化,以无害形式回归自然。

而中国城市的污水处理,则是另一种真相。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发布的报告,估计中国至少80%的污泥并未有效处理,而是直排于环境中。

有环境问题专家提醒,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经长期积累,对地下水和土壤都会产生长期污染,进入食物链后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一时。

6000吨污泥=1亿元治理费

2010年10月,有北京“污泥第一案”之称的一桩环境污染案件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宣判,北京商人何涛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根据媒体报道,曾任污水处理厂技术员的何涛于2003年成立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与清河、酒仙桥两家污水处理厂签署污泥处置协议。2006年10月~2007年7月间,何涛的公司在门头沟区永定镇上岸村等地的砂石坑内倾倒污泥,总量约6000吨。为此,他付给砂石坑的承包人每车70~100元的价格。案发后,砂石坑的承包人也成为被告。

透过这桩案件,一条以污水厂污泥处理外包为起始、污泥倾倒承包者为纽带、污泥接收者为终端的利益链条,也浮出水面。

在污水厂一端,高碑店、清河、小红门、酒仙桥等多个污水处理厂的隶属单位均为北京排水集团。在中间承包商环节,记者发现,除清河污水处理厂有数辆污泥车为北京排水集团污泥处理分公司直接所有外,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厂区的污泥车所有者多为外包公司。

这个链条的末端即污泥倾倒地,不再是砂石坑,而是集体耕地或林地。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京郊大力推进绿化,可供填埋的砂石坑和废弃土地已很难找或价格升高,倒入耕地或林地再进行翻耕就应运而生。“但农民承包的土地,一般不愿意接受污泥,只有村集体的耕地或林地没有真正的主人,承包者倾向于拿钱赚短期利益,对土地的长期损害并不在意。”

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近两年,北京各污水处理厂每吨污泥的处理费用约为70元。“污水处理厂通过外包污泥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承包运输者则每吨拿走35~50元,接受倒泥的土地承包者得到每吨20~35元的‘倒泥费’。”上述知情者说。

而对土地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对不知情的村民和不知情的地上作物食用者造成的损害,无人考虑。

事实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专门对何涛案进行评估,两个砂石坑检出多种重金属和各种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而且还包含乙类传染病病原体。评估结果认为,两处砂石坑污染的治理费用初步估计需要8030万元,如果加上长期的环境污染损失费,将远远超过1亿元。

现实:80%未处理

目标:处理80%

见诸报端的污泥违法倾倒事件,只是全国各地污泥围城困局的冰山一角。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高达3766亿元的空前大投资。业内人士估算,如果算上“十二五”期间的新增投入,中国各地近年在污水处理上的总投资应已达到5000亿元以上。空前的污水投资和污水处理率也让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的规模空前。

国家住建部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3月底,全国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然而,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缺少污泥处理配套设施,“早期总量较小,污泥都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研究污泥行业多年的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谭国栋说。而随着污泥越来越多,而且含水量大,填埋场根本无力接收。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也存在诸多问题,仅少数消化厂能稳定运行。于是,一条粗放的污泥倾倒产业链就逐渐形成。

傅涛说,目前全国没有权威的污泥统计数字,所以只能推算,但推算的数字也较混乱。“中国水网”发布报告称,每处理万吨污水平均产生7吨的湿污泥。2011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为390.79亿吨,据此推算,全年湿污泥产生量约2800万吨。

但住建部每年公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每处理万吨水仅产生3.41吨的湿污泥。由此计算,2011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年产量还未达到1400万吨。

算下来,傅涛的数字正好比住建部的数字多1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傅涛写道:“这不禁让人疑惑,相差达一半(1400万吨)的污泥哪里去了?”

在一半污泥不知去向的同时,中国“十二五”污水处理规划提出目标,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

80%污泥处理,是目标;而对应的现实则是,全国有80%的污泥未经处理——这两个80%之间,差距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