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可以很精彩

2013-12-29 00:00:00刘力平
人民周刊 2013年12期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比较枯燥刻板,难以开展,但其实在我的教育实践中,这些看似比较抽象的教育和我布置的“新闻作业”结合起来,竟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我想方设法尽量使我的课堂每天都有新鲜感。爱国护校,关注社会的意识,我希望能以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孩子们逐步接受。为此,我想出了“每日新闻作业”的奇招。我宣布:“从今天起,大家每天都要用半小时的时间读书、看报、听广播,并从中选取最有意思的5条国内外重大新闻摘抄下来,我每天必查。”可爱的孩子们,他们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

新闻作业“新招”发布后,每天在语文课前或早读时,我都会用5~10分钟请两位同学做新闻播报,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传奇经历到钓鱼岛中日对抗,从暴雨泥石流灾害到北京地铁的发展状况,从马布里带领北京金隅CBA夺冠到梅开二度、帽子戏法等足球术语解读……教室里,每天都在讨论着引人入胜的奇闻趣事,孩子们陶醉其中,眼界在慢慢地拓展,心灵在渐渐地长大。从学生滔滔不绝的快乐谈吐中,我发现,打开孩子心灵之窗,每天让孩子吸收窗外无与伦比的新鲜空气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有一天,当我面对学生精彩的发言,谦逊地说到“老师的确有些孤陋寡闻”时,孩子们会幽默调侃地反击我:“刘老师,那我也要求你每天摘抄5条新闻,你一定会聪明起来。”我开心地笑了!看来,让作业变得可爱,在兴趣中学习,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自由洒脱地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我们的教育应着眼孩子的“大未来”,而不是“小未来”。小学是基础教育,作为教师,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考试分数,而应该看到孩子们未来一段相当漫长的“完美生活”。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更加精彩地加以呈现;公民意识,也可以从小开始培养。具备了国家情怀和公民意识,将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

如何让新闻作业变得更可爱,更受孩子们的欢迎?我绞尽脑汁,计上心来,让“新闻与阅读,新闻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激励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办阅读小报。

战斗的号角吹响后,孩子们迅速行动,小组组员相互分工,密切合作,有的文字录入,有的查找资料,还有的设计、排版兼印刷。热情的家长也参与其中,出主意想办法,一期期精美独特、出自学生原创的自由命题的阅读小报美美出炉了。学生知道我是球星马布里的忠实粉丝,当《我是马布里》一书发行后,他们第一时间把有马布里亲笔签名的书送到我手中,我们捧着书热烈交流:“马布里为什么会在中国北京取得成功?”在一次次师生间真诚的交流中,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长大了,个子变高了,心灵也成长了。

一年多坚持下来,孩子们吃惊不已,竟然有人记下了4000多条重大新闻,阅读、书写、思考、想象,以无限密度、无限缠绵的方式包裹着他们,推动着他们成长,这将是绚烂多彩的人生,正如《道德智商》(罗伯特·科尔斯著)序言所说:“智力优异、道德高尚、行为果敢、心地善良的孩子,才是家之保、国之幸,才真正是未来的希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资讯发达的今天,引导孩子关注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的正面信息尤为重要。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习惯,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对于即将步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期的孩子更具有非凡意义。无论哪个时代,读书不忘报国,都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必然要求。

(作者为北京市史家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