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怒波 看不透的生活方式与野心

2013-12-29 00:00:00柳赫
世界博览 2013年16期

就在今年年中的一个夏夜,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一批企业家和经济学者,集体赶赴法国和比利时,进行为期八天的所谓“考察”。“考察”,这在国内官场和商界都是一个非常玄妙的字眼,根据媒体披露出来的报道,考察的目的,在于讨论眼下国内的“钱荒”问题。可为什么要大老远跑去中南欧一带讨论?这个问题,又是他们能靠讨论解决的吗?

这其中,一个有趣的人物,显然更值得被拿来当做考据。他便是号称“流浪诗人”的兰州人黄怒波。最近他的一句口头禅便是“最近这个钱荒是咋回事?你有啥内幕消息没?”

大多数听说过黄怒波的人,多数是从当年砸下两亿美元买冰岛时听说到的这个名字。而此前,即便是他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后,在顶峰上朗诵自己的诗作《卓奥友颂》,成为世界上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朗诵诗歌的人。也没人知道这个叫骆英的诗人是谁,可见在当下的中国,钱比诗歌要有力的多。

买地上市雄心不减

熟悉黄怒波的人都知道,这个“老北大”始终在为他的旅游地产和度假产业的上市梦而焦心着。因为这个一向揣有文人情怀的商人,对股权交易有着天然的抵触。否则其麾下的中坤集团,也不会在上市之路上走了六年之久,还会被反复否定,没有结果。不过近期看他频频在媒体上高调放话、表决心,言必称上市之路早已铺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坤集团早早从传统的住宅业转向旅游地产,很明显是歪打正着,巧妙地躲避了当前政府对住宅业调控的打压。黄怒波后面的路,除了加大投资、积极推进板块上市外,他更应该注重财务收支平衡,稳扎稳打,因此看似五五对开的结果,其实对黄怒波更有利。

黄怒波似乎还是更习惯在媒体上以诗人身份抛头露面,那样令他自然而然的披覆上一层先天的人文外衣。而且钱和地位都已经摆在那里了,福布斯、慈善榜单之上,说不说的,别人都能看见,但诗人的头衔却不是谁都能想有就有的。两岁时父亲监内自杀,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之后痴迷于登山,直面死亡,黄怒波太有理由将商场上的一切,看的透彻。而这些,都掩盖在其温文儒雅的商人外表之下。即便是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里,他也显得远不如马云等人高调。

至于黄怒波的诗到底如何,也许法国现任总统奥朗德的态度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在今年初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46多名企业家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在法国得到了最高首脑的会见。法国24小时节目统计过,这46名中国企业家去年的营业总额超过两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440亿欧元。这一庞大数字足以令奥朗德喜笑颜开,甚至对其中某一位BOSS的诗集感兴趣也不算意外。在现场,黄怒波把自己的诗集当做礼物,送给了法国总统,奥朗德拿到后饶有兴趣地翻开目录,说回去后一定会认真看下这一首关于性的,引发所有人的笑声。

这对于黄怒波来说当然只是一个插曲,出于对生活方式和对语言的尊重,这位体格壮硕的中部城市汉子,从不使用微博或者微信。他认为诗歌是一种可以长久留存于世的真挚载体,这要远比金钱交易与权力地位,更令人心安理得。在最近出席的一次活动上,黄怒波更说出了令众人错愕惊人之语:“商业很脏,诗歌很干净”。显然,这个文艺商人从未想过要收敛自己张力十足的个性。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目前的地产板块,完全仰仗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以及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在如此夹缝中,如何觅得生存空间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所以眼下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钱荒”,无疑对每一个地产商的现金流都是最直接的捶打。黄怒波既然身在其中,也免不了为这个恼人的问题烦心。早先去冰岛买地的项目,被《纽约时报》的纽约版用头条的位置给予了报道,黄怒波对外界所投来的质疑态度,报以惊人的坦诚。“冰岛如果再过十年,冰要化了,航道通了,冰岛的地会是全世界最贵的地,为什么?它是到欧洲的一个大的中转站,港口,我现在拿那么便宜的钱弄下来,过十年它可能升100倍,它一定,所以这个民企是一个企业家,他会考虑十年、二十年的事儿,国企他不考虑,所以这是一个战略考虑,你做不好大不了就几千万美金嘛,我原来一无所有,大不了也就这几千万美金就没了,但是过十年发展了呢?冰化是个趋势,航道一通了,是个深水港欧洲的,这个地是不是上升百倍、1000倍?”可见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弱点,因为这是一个诗人的特质。

英国媒体称,中国富豪黄怒波和冰岛官员的关系比较密切。他的好友、冰岛驻华高级外交官巴杜尔森曾在2011年的一个公开场合谈论到,冰岛和中方正在讨论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之间设立新航线,缩短中国与北大西洋沿岸国家距离的可能性。此言被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看作是中国积极发展商业贸易的一个例子。

冰岛驻华大使克里斯丁·阿纳多提尔女士对黄怒波的买地计划表示支持。不过冰岛内政部长奥格姆杜尔·乔纳森称,目前中坤集团的买地计划还没有被批准,政府正在审查投资的相关规则,这一规则对外国人拥有冰岛土地做出了限制。

诗人气场压进法国

黄怒波极易对媒体讲述自己身为一个诗人的哲思,这与马云那种故作玄妙,事事必有天机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因为外界必须学着去适应一个诗人的逻辑,我们会习惯性的对他那神经刀一般的语言,望文生义,字斟句酌。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这样对待马云、柳传志,对待冯仑,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就是神。而黄怒波从未想过朝这个方向,踏出去一步。

给黄怒波做过专访的几个记者,私下里都有过一致的看法,项目上的事情两句话就能给你绕进去,绝不往深里聊。但一说到诗歌和登山,那便是一片漫无止境的开阔地,没有人知道他能聊到什么时候才算尽兴。因为在黄怒波看来,心有灵犀的队友、安营扎寨的过程、山下的文化风貌,以及沿途的艰险和山上的组织管理以及运输修路,这一切都太有魅力。

在中坤集团的官方网站上,一段字体硕大的“中坤自戒”赫然中列,除了企业介绍和资讯之外,更多的位置让给了黄怒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诗歌会,以及对他诗作进行研讨的会议报到。黄怒波的角色比例,在此可见一斑。

当然,换一种角度去想,不论是登山还是作诗,或许这都可以被当做替企业转移舆论压力的一种途径。专注于文化领域和精英圈子的各种活动,更能为自己的商品项目带来不可多得的便利契机。在其企业官网的项目介绍里,中坤旅游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A级景区、山体资源、国际牧场、原生态草原、葡萄酒庄、户外运动基地、有机农场等稀缺的、世界级并具有高度公众认可度的旅游度假资源。”显然,黄怒波本人的秉性,对公司的项目规划起到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作用。

资本的反作用力

对黄怒波本人来说,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自然是找准如何面对电商时代到来的应对之策,并且开发出出新的商业地产模式。这将会是在项目减持、平衡债务和解决现金流之后,更为意义深远的长期规划。此前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黄怒波曾表示“旅游地产会有一个黄金时代,下决心将中坤的旅游板块整合上市,看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好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中坤公众化,解决掉公司治理问题,才能长远发展,让跟着的团队有所回报,共享成果。”可见,他完全自己的企业今后会在哪个地方发力,才能带来更大的收益。

而从上半年黄怒波对外表现出的态度来看,他更像是一个被夹在政策与市场中间的困兽。他曾经毫无避讳的谈起过,中国企业家做企业,碰政治必死无疑。在他看来,在中国的“政企关系就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黄怒波看来,“企业要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员工的努力,周边环境、政府部门是缺一不可的。中国民营经济的三十年的发展地中国的各级政府在这里面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源于此,他对君子之交的理解便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相溶。淡,是透明的,水是清和的东西,企业和政府之间应该是清和的关系。”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黄怒波本人对商政的谨慎态度,那不妨从税收这一最能体现企业家意向和路线上,感察一番。在今年上半年于昆明召开的一次年会上,黄怒波掷地有声的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明白无误的表示“中国收房产税本身有不合理的一面。”在对极度敏感的房价问题上,黄怒波的声音更加格外坚硬。“有这么多的措施,我觉得今年Czvk8ahqwDz84jh1etxW/rZX/Cjn0i5HT931xROmxQY=的房价不应该再那么涨了。北京好多房子都要限房价了你卖,尽管这些很荒谬,因为这是觉得你想象不出来的。你就好好回到市场的一些手段,不总结调控,调控了九年、十年了,每调一次涨一次,要总结它的原因没解决掉。”

也许再过十年,冰岛买地的事情烟消云散、珠峰登顶也不再新鲜,出版诗集也难再激发世人对了解一个企业家的兴趣。黄怒波,却依然是那个黄怒波。他依然会是那个,站在黄河边之上,面对狂怒的奔流,毅然将自己名字改掉的十七岁少年,就如他自己所言,区区几千万美金又如何?最初的他,还不是分文没有便出来闯荡。再大的失败风险,和登山途中,对山神的恐惧与敬畏相比起来,又能算得上什么?

插排:

地产大佬的私密爱好

潘石屹:皈依以色列巴哈伊教。

冯仑:读透《金瓶梅》,自编黄段子

史玉柱:打网络游戏。

马云:太极高手,气功死忠。

王石:户外运动骨灰级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