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据外媒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称,伊朗已经做好了同美国展开高层对话的准备。扎里夫表示,伊朗总统鲁哈尼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见面基本上“没有问题”,“一次会面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排除会面可能”。据媒体此前预测,鲁哈尼和奥巴马本有望在联大期间碰面,但至今并无两人将会面的消息。
扎里夫称,会面“原本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鲁哈尼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伊美双方的确谈到过可能安排他与奥巴马在联大期间碰面,但是由于协调时间不够,会面未能实现,不过他认为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已开始“破冰”。
外媒观点:
《联合早报》:获得改革派支持的温和派候选人鲁哈尼当选伊朗的新总统,这位奉行“接触政策”的鲁哈尼称,曾在总统大选上得票率超过50%,直接当选,避免了第二轮投票。
《华盛顿邮报》:根据鲁哈尼当初的选举演讲内容,他希望伊朗将与外界进行外交接触的一个初期迹象。外界认为,与内贾德相比,鲁哈尼更倾向于采取务实主义和外交手段。一些分析人士满怀希望,认为鲁哈尼可能会愿意在伊朗核计划问题上与西方达成妥协。
法新社:西方国家周六希望伊朗当选总统鲁哈尼满足国际社会对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的期待,而以色列则质疑他的温和派名声。在被视为温和派的鲁哈尼获胜后,美方“继续准备”与德黑兰在伊朗核计划问题上“直接接触”。白宫表示,这样一种承诺“旨在找到一种外交解决办法,来缓解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忧虑”。
“他国的军队受到攻击,日本的部队也无法提供帮助。如果提供帮助,那就成了行使集体自卫权,依照现行宪法解释这是违宪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在美国承担主要作用的安全框架下,日本不能成为薄弱的一环。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军国主义者,那就请便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地时间25日下午在纽约发表演讲时称,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目的是使日本变成“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更积极做出贡献的国家”。
“如果我们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美国将有史以来首次无法履行全部支付义务。我们估计,届时,财政部将只有大约300亿美元来兑现国家的支付承诺。这点钱远不够支付某些日子的净开支,此类净开支可能高达60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Jack Lew)表示,除非国会在10月17日之前投票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否则届时美国政府将开始陷入资金匮乏,无法履行其支付义务。
“我不应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在肯尼亚流血事件的背景下,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在出席第三届国际北极论坛时,就近期俄边防在北极扣押“绿色和平组织”船只事件回应称,该船只破坏了国际法,其行为使俄方的石油钻井平台陷入危险状态。
“我们面对的这起事件是对人权和公民自由的严重侵犯,是对企业机密信息的侵入和窃取,更重要的是,这是对我国国家主权的亵渎。”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 (Dilma Rousseff)把批评美国监听活动的战线延伸进了联合国。在日前的联合国年度大会开幕式上,她猛烈抨击了美国利用互联网从事海外间谍活动的行为。
“我们根据长期预算预测进行评级,不太可能针对此类短期事件采取评级行动。”
——美国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表示,虽然白宫与共和党人仍陷于财政问题上的争斗,尚未摆脱僵局,但华盛顿应当能够及时提高16.7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以避免一次技术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