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2013-12-29 00:00:00祝刚康晓伟
中国教师 2013年1期

教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其质量直接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的趋势下,如何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成为核心问题,而标准导向成为多国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共同选择。为了进一步总结教师教育质量和标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推进未来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2012年9月15日—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日本鸣门教育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日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标准”,议题包括教师培养的质量、教师培训的质量、教师资格与准入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日方有来自鸣门教育大学、上越教育大学、大阪教育大学等高校的代表44人,中方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代表30余人。

一、与会学者共同关注的主题

1.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孟繁华教授以《从和谐共生到协同创新——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探索》为题进行了演讲。孟繁华提出,首都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8)倡导把大学和中小学引入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中,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改变在大学课堂上进行教师教育的封闭模式;第二阶段(2009—2012)形成大学和中小学双方共同的目标,生成多样化的协作和分享机制,促进双方文化的互动,在融合的互动关系中实现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首都师范大学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变迁见表1。

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大学长(校长)田中雄三教授以《日本教师培养的改革现状和问题》为题进行了演讲。田中教授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剧变,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学校教师从大学接受教育开始到就业后,不断努力提高素质,成为“继续学习的教师”。根据上述社会要求,日本采取的改革教师培养方向的措施有:开展可以促进学士教育中的课题解决型的、主动学习的授课和课程;教师培养的高质量化、硕士化以及设立专门职业学位课程(在职研究生院);确立支援“继续学习的教员”体系;开发解决目前教育课题的先导教育研究。

鸣门教育大学根据上述改革方向,全校步调一致,率先致力于培养教师的改革。对应第一个方向开发了以确立授课能力为主目标的培养教员的核心课程。对应第二个方向在硕士课程中制定实践性课题解决型的核心课程,2008年设立专门的职业学位课程,培养在职教师成为学校骨干以及培养本科生成为优秀新教员,编制贯通六年的教育课程。对应第三个方向开发大学与教委协作的自我反思型教师研修模式的课程。对应第四个方向推进预防教育科学和小学外语活动的实践性研究。

2. 教师教育课程

鸣门教育大学理事长兼副校长西园芳信以《鸣门教育大学教师培养“核心课程”的成果与问题》为题进行了演讲。西园校长介绍了鸣门教育大学以“教育实践学”为中心的“核心课程”的构成特征,总结了这个课程的成果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师培养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核心课程”的结构是把“教育实践学”(其中包括“各科教育实践”“教育实习”)作为中心轴的核心,轴的左边设置教师培养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轴的右边设置各科专业课程和各科教授法课程。把中心轴的“教育实践学”课程和左右轴的课程相连接,把大学的学术专业理论和教育一线的教育实践相沟通,从而起到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的效果。鸣门教育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本科4年制的课程中开始实施这个“核心课程”计划,2009年培养出了这个课程的第一批毕业生。

岛根大学教育学部加藤寿朗以“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教师能力”为目标,对体验型教育与讲议型教育两方面进行组织性改革。这项改革的意图一方面从多方角度同第三者视点进行灵活的交流;另一方面形成自己的评价视点,以自身为主体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教师教育能力。鸣门教育大学梅津正美认为鸣门教育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将教师的教育实践的核心能力看作是课程的授课能力,把焦点放在培养授课能力上,致力于将课程的安排和授课的构想、实践朝着构造化方向改革。上越教育大学大学院的周东和好与育英短期大学的周东聪子以日本教师资格证必修科目“信息机器的操作”为例,探讨了日本的“教育信息化”和教员培训的现状与课题,两位研究者提出了培养可以胜任教育信息化的教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应用能力教育;通过为获取教学资格证所必修的“信息机器操作”讲议,揭示了教员培养课程中信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3. 教师教育质量标准

由于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因此,教师专业标准成为这次研讨会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与认可度调查方面。

关于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以《论我国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六个特征》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我国需要构建教师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以管理层级和院校类型两个维度建构的,高等院校体系中的层级化的二级专业学院体系,通过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在补充市场数量与规划数量相结合的需求下构建的教师培养新体系,并且这个新体系具有高质量性、公平性、开放性、灵活性、专业性和一体化等六个特征。

关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桑国元副教授从教师质量保障的视角论述了《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他认为教师质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重视的教育问题。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师质量,各国教育决策部门力图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并对之进行管理。中国教育部正在着手研制教师教育标准体系,而已经开始试行的《教师专业标准》就是其中之一。《教师专业标准》旨在为培养、培训和管理高质量教师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副教授认为《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独特性的引领指南,《教师专业标准》的政策文本语言营造了教师存在的家,拓展了教师的精神生活空间,引导教师向拥有强大内力的领导型教师发展,将是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的突破口,也是我国教师专业独特性的生长点。

关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可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辉和张丽敏运用自编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和意欲从事幼师职业者两类《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目标群体,共186名进行了《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可度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并结合理论研究,这两位研究者提出了有效实施《教师专业标准》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应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行动指南、建立分阶段、分等级的专业标准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教师专业标准》;开展专门的学习与培训;试点推行,并考虑地区差异分地区推行等。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康晓伟博士对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的研制进行了研究。康晓伟博士认为当前在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缺乏认证标准的制约,已经严重影响着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他结合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和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TEAC)颁布的认证标准,认为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包括对其办学宗旨、组织与管理、教师候选人及其培养目标、教师教育者及其专业发展、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水平与效果、资源与保障、环境与公共关系(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教研机构等的关系)等方面的评估认证。教师教育机构在这些方面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教育机构质量的高低。

4.小学科教师教育与培养

小学科教师教育问题也是此次中日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小学科教师的教育与培养话题主要集中在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健康教育与特殊教育几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艺术教育,鸣门教育大学的内藤隆和山田芳明介绍了鸣门教育大学与地区美术馆之间的美术教育活动,认为通过反思来培养教师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鸣门教育大学的佐木宏子从幼儿期与小学教育的连接谈起,指出连环画在培养幼儿开放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于音乐教育,鸣门教育大学的长岛真人对中学音乐课授课中语言扮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音乐课的目标。上越教育大学的时得纪子指出日本音乐课重视西洋功能和声的传统,并建议改变过去音乐授课中那种过于偏向既成乐曲的“歌唱”和“器乐”演奏的学习方式,应该充实儿童进行“音乐制作”和“创作”的活动领域。通过多方开展创作活动,为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创造能力、解决课题能力作出贡献。

关于健康教育,淑德大学的山西哲也指出目前日本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健康教师的素质并不高,比如有的指导身体运动的教师并不擅长运动,甚至不擅长指导,因此他提出以培养具有指导运动游玩能力的教师为目的,让有志于成为教师的学生体验协调锻炼运动的快乐与意义、提高运动技术、培养实践指导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齐建国和李琳对中国健康教育的演变和社会变迁进行了思考,指出目前中国健康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金玲指出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困境主要有健康教育的内容不确定、课时不确定、教师不确定,等等。

关于特殊教育与学校咨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朱楠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雁调查研究了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状况,两位研究者将视角集中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现状,探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特点和困境,试图找寻促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完善的有效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的苏立增对美国学校咨询专业师资培养及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美国学校咨询专业教师培养的启示:强调理论基础、重视技能培养、做好职业准备、国家规范的专业资格认证。

二、中日学者各自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

1.日本学者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

本次研讨会,日方学者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主要集中在:注重实践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培养教师的能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等方面。

在实践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方面,日方学者提出了“教育实践学”这样一个涵盖教育实习、见习、省思教育的具体概念。日方学者尝试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措施提升教育的实践性。

在培养教师的能力方面,日方学者分别研究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教师的课堂授课能力、教师的反思教学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和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方面,日方学者试图弥合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对两者进行融通。如在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方面,鸣门教育大学提出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看作核心,同时开发关于教师培养的“核心课程”,在课程的组织方面,强调幼小衔接。岛根大学教育学部以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教师能力”为目标,对体验型教育与讲议型教育两方面进行组织性改革。

2.中国学者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

本次研讨会中方学者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和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取向两方面。在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方面,中国学者关注的主题有教育实习研究、教师行动研究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取向方面,中国学者关注的主题集中在教师教育标准的研究和研究生学历教师的研究方面。

3. 中日学者共同关注的教师教育主题

纵观本次中日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日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教师质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及小学科教师的培养及培训方面。

在教师质量方面,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成为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识。两国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共同的举措,如强调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爱媛大学教育学部福田喜彦介绍了日本实施的实践性教育计划的教育改革。中国研究者针对地方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实践能力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授课实践—调研实践—反思实践”螺旋循环的教育实习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中国和日本都尝试解决教师职前理论学习与入职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为此,在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方面,鸣门教育大学提出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看作核心,同时开发关于教师培养的“核心课程”;中国学者对学生实习的研究,都试图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方面,日本学者主要关注的是信息技术教育、绘画教育、音乐教育,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健康教育。这些小学科教师的培养凸显了中日双方对微观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

三、总结

1.关注问题的异同比较

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即日本的教师教育体系相对成熟和完善,而中国的教师教育体系目前仍处于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的院校布局结构中,高质量、公平、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中日两国学者关注的问题存在相同与不同之处,具体比较见表2:

2.研讨会议的特征

第五届中日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的特征主要有:研究主题的多元化;研究学科视角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关于研究主题,本次中日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既有对宏观领域问题的研究,如教师现代教育体系研究(朱旭东、宋萑等),也有微观领域问题的研究,如教师教育标准的研究(桑国元、康晓伟等);既有对教师教育领域理论问题的研究(福田敦志、苏立增),也有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岸一弘、李小红等)。日方不少学者对小学科教师培养及培训的研究(周东聪子、长岛真人等)成为本次研究主题的一大亮点。

关于研究视角,本次研讨会有研究者从哲学的视角(梶井一晓)进行探究,也有研究者从历史学的视角(渡昌弘、石村雅雄等)进行研究,还有从经济学的视角(曹夕多)和政策/管理学(赵萍、李辉等)的视角进行分析。

关于研究方法,本次会议论文的研究方法也不拘一格。有的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西村公孝、吴国珍等),也有研究者采用量化研究(李琼、加藤寿郎、李辉等)和文献研究(渡昌弘、秦立霞等)。总体来看,日本学者更多地采用质性研究,中方学者更多地采用文献研究,量化研究双方都有涉及,但是比例很小。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