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和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湛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是振兴教育之本。基于此,笔者有八点思考。
一、提高学习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要提高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学习意识。首先,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引领者。具体包括三点:一是把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常态化:二是和教师共同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其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力求建立一支思想过关、作风过硬、人品过硬和能力过硬的管理团队,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最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只有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带好头,教师才能有劲头。
二、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具体包括六点:一是广大教师应自觉遵规守纪,热爱教育,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二是学会科学、有效和高效地施教;三是严于律己,依法治教;四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五是建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师生关系;六是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教师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服务者、净化与美化学生心灵的服务者,提高“服务质量”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助力教师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要助力教师成长,就要具体落实三点。其一,鼓励教师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具备育好人、教好书的本领。其二,增加投入,努力培养青年教师。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学校应增加投入,力求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平台;二是开展青年教师大比武、拜师带徒、优质课大赛、创新课堂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并认真落实“导师制”,为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必要条件。其三,加强教师培训。具体包括六点:一是利用寒暑假对教师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业务学习、例会、班主任会议、备课组集体备课和学科组活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校内日常培训;三是利用国培、省培系统对教师进行轮训;四是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策略;五是加大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身边优质师资对教师进行更实际、更有效的培训;六是针对相关问题,加强某些具体课程的培训,例如,加强班主任专题培训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四、开展教育科研
要开展教育科研,教师就要做到三点:一是不仅要认清形势、了解社会,更要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以及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二是不仅要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更要抬头向前看,在教育之路上把握正确的方向:三是不仅要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和学科组攻关研究,更要注重班级组学生问题研究、课题专题研究和师生共研等活动。
五、加强团队意识
教师弱,弱了所教班级;备课组弱,弱了整个年级;年级弱,弱了整个学校。可见,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系统就会有问题。所以,学校的各个层面应团结协作。只有团结,才有干劲;只有团结,才出人才。
六、规范学校管理
为了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氛围,学校应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凝聚人心,以提升教职员工的信心和干劲。一是抓岗位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和定员,以加强教职工的岗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务评聘、评先评优和岗位聘任挂钩。
七、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应加强对评先评优的管理,并加大对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具体包括两点:一是评先评优晋级一定要评出正确方向,评出干劲,评得师生心服口服;二是树立先进典型,体现教师精神,并加大宣传和学习的力度,让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光辉事迹激励人心,为学校增光添彩。
八、制定评价标准
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且可操作的、利于教师成长和奉献的评价标准,力争评价体现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师德为灵魂,以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最终达到态度和行为统一、过程和结果并重、鞭策和激励并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蔡县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