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12-29 00:00:00
中国教师 2013年22期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中出现了以成人化手段实施的经济犯罪,部分涉罪未成年人已经成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时,手段已由以往的口头威胁、拳脚相加发展到持棍棒、刀具作案,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这是北京市某检察院一份调研报告中的一段话。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成人化、暴力化和智能化的倾向。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易冲动且控制能力差,一些人追求物质享乐,有较强的虚荣心和占有欲,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而在家庭生活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对子女比较溺爱,百依百顺,导致未成年人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而另一些父母则是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致使未成年人产生逆反心理或不健康心理。

“消除英语教育虚火,首先要让英语回归工具的原本定位,改变当前对英语的畸形重视,从制度上剥离一些不合理的附加功能。其次,对英语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弱化英语的应试教育功能,强化其语言教育功能。”

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一个怪圈,很多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英语,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在国际化大潮中,英语教育须强化,但应走更加合理的道路。

yer8jfxEghYbHROIPF5DZg==

“如果说‘×’太强硬,怕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那么,‘O’也有零鸭蛋、剃光头的讽刺意思,是否也不适宜?”

日前,一位小学教师反映:学校规定教师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用“×”,只能用“O”。这令很多师生和民众疑惑不解。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对先进教育理念略知皮毛,而又寄望于教育创新的望文生义,不在教育本质、服务宗旨这些根本方面下工夫,却热衷于一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不能打“×”,不仅是“挫折教育”的责任转移,更凸显了教育管理的误区。

“坚持正确导向,恪守媒体责任;依法文明办网,守住‘七条底线’;加强内容建设,服务学习生活;严格行业自律,加强内部管理;开展网络关爱,服务青少年成长。”

2013年9月29日,由全国百家网站共同发起的“绿色网络,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倡议活动在北京举行,百家网站负责人在题为“建设绿色互联网,弘扬青春正能量”的网络关爱青少年倡议书上签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青少年网民目前已达3.2亿。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或遭遇“网络暴力”。此举是媒体从业人员承担职业责任的表现。

“个性奖学金的初衷是‘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希望通过社会需求和社会导向‘倒逼’教育改革,促进整个社会从简单的‘应试教育’向‘个性教育’转变,以推动教育改革。但要在深层意义上推动全社会对‘个性’的重视,还应出台更具细节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以更深层次地引导、影响学校的评判过程。”

近日,国内首个以“关注个性、尊重个性、保护个性”为主题的“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在广西柳州颁奖。尽管“个性奖学金”旨在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传统选拔机制,但对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个性”的评判标准无疑是弹性最大和“最难以掌控”的。针对“个性奖学金”的实施细节,有网友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马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