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三原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13-12-29 00:00:00裴秀芳
中华家教 2013年12期

专家评述:

纵观2013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缺失。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有误,他们有的不尊重孩子,把自己的观念和志趣强加于孩子;有的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传播给孩子,致使孩子的心灵严重扭曲;有的则把自己应尽的职责转嫁给了他人……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避免问题发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怪妈没送卡”,既折射出功利思维低龄化,同时又可以看出孩子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要让孩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和空气可以免费获得,其他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可得到。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力,通过公平的竞争当选,其他手段则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教孩子认识到,当班干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炫耀的资本或虚荣心的满足。

倡导爱与尊重

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了厚望,他们无不渴望孩子超越自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过高的期望则导致家长为孩子设立难以达到的过高目标,结果适得其反。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往往会使用过激的方法及言行来教育孩子,“谎称自己是后妈”的手段也许会换来一时的满足但绝不是爱,反而使孩子变得多疑、敏感、不信任。

人在生存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吃饱穿暖、人身安全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级的需求。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除了要给孩子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要给予孩子恰当的爱与尊重。如果家长强硬地把自己的愿望、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意外的损失,诱发不必要的悲剧。

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生存环境、教育经历等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性特征、智慧才能等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孩子擅长数理化,有的擅长史地政,有的孩子喜欢天文生物等大自然景观;有的具备领导才能,有的则因具有亲和力而适合做很好的社会工作者,还有的孩子则擅长具体动手操作的工作。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与孩子共同规划人生,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如选择背起书包到学校或是在家自学;选择45分钟课堂还是各种培优班,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分析其中的利与弊,最终的决定权则须交给孩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即便是把孩子委托给祖辈、保姆,我们也不可以找任何借口放弃对孩子的监督、管理与指导,如此就不会出现“捆绑教育”之悲剧。家长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切实从孩子的身心特征出发,因材施教,使孩子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长为健康、快乐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代新人。

(裴秀芳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