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尚未结案,3月16日印度警方证实,15日晚,一对在印度中部旅游的瑞士夫妇遭多名男子袭击,作案者当着丈夫的面轮奸了该女子。瑞士驻印度大使发表声明对惨剧无比痛心,希望尽快伸张正义。印度警方表示,他们已经拘留了20人。
印度国家犯罪档案局数据显示,印度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遭强奸。不过,据警方估算,由于顾及颜面,仅有40%受害女性报案。这意味着女性在印度遭遇侵犯的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女性地位不如牲畜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古国印度,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也保留了若干落后的传统和陋习。印度经常发生强奸案,是由于长期轻视妇女的必然结果。数千年来,印度一直作践妇女,有此做法虽然早已被宣布为非法,但是迄今为止歧视妇女的陋习和残余影响依然挥之不去。
印度长期实行种姓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低种姓的妇女被高种姓男人强奸,很容易摆平,而高种姓的妇女被低种姓男人强奸就不得了。
按照印度宗教及习俗,一个人死后必须由儿子主持焚尸仪式,死者才能超脱地狱,转轮托生。所以,印度教徒们深信,没有儿子的父亲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因此,若为人妻不能生育儿子,其结果将会十分悲惨。
由于印度长期重男轻女,搞女婴堕胎,导致男女比例失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兄弟共妻”、贩卖妇女、强迫婚姻、强奸案频发以及妓女等。印度拥有世界最火的性工业,仅孟买就有50万妓女。
作为女人,出生于印度太难、太危险。妇女在印度能够存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女婴在母体腹中有可能被打掉,出生之后要面对各种歧视、虐待、强暴、早婚,嫁妆、名誉杀害以及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歧视,即便结婚之后还有可能因为嫁妆问题被杀害。如果她闯过了这一道道关卡,万一成了寡妇,还要受到歧视和非人对待……
可怕的寡妇殉葬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印度一直对待寡妇极为残酷。印度的《摩奴法典》等规定:丈夫死后,寡妇不得再嫁,只准穿白衣,只能睡在地上,每日只能吃一餐,不准吃美味,不准梳头,不准穿带颜色的衣服,不准佩戴首饰,甚至被剃成光头,不能参加祭祀、访四邻,无权享受丈夫留下的财产。她们被视为“丧门星”,受到社会甚至家人的嫌弃,过着非人生活,即便是未过门的幼年寡妇也不放过。
更加可怕的是,印度曾经还长期流行寡妇殉葬制。印度教实行火葬,丈夫的尸体要与活着的妻子一道被火化或单独自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竟要她的亲生儿子点火烧死自己的亲娘。
这种屠杀寡妇的野蛮做法早就遭到印度开明人士的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于1829年宣布禁止寡妇殉葬。1856年又立法废除这种陋习。
在英国立法禁止寡妇殉葬将近150年之后,到了1980年,印度首都新德里竟然还有数百名妇女上街游行,要求保留寡妇殉葬的制度。可见残害寡妇的陋习流毒之深。
养女儿是罪过
除了上述种姓制度和寡妇殉夫陋习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之外,目前印度社会还盛行嫁妆陋习。
在印度新娘子要送给新郎一大笔钱物作为嫁妆。许多贫穷家庭为女儿操办婚礼和准备嫁妆而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如果送的嫁妆达不到新郎提出的要求,往往导致出嫁后的新娘在婆家遭到虐待甚至被杀害。
一位名叫卡姆莱什的姑娘出嫁时,她的父亲密斯瑞拉送给新郎51000卢比(约合6600人民币),一台彩电、家具、厨房用具和首饰等。不幸的是,新郎想要一辆摩托车,新郎的父母索要嫁妆的价值高于51000卢比。结婚之后三年来,新郎家一直在讨要更多嫁妆。因为没有达到目的,新郎就开始对妻子使用暴力。后来,丈夫竟然用一根木棒打得她头破血流,然后把她捆绑起来,锁进牛棚里。卡姆莱什的父亲实在是没有能力满足女婿的要求,他痛心疾首地说:“养女儿就是一种罪过。”
但据印度现行法律,赠送和接受嫁妆是被禁止的,违犯者可能面临5年监禁。而妇女维权积极分子们则把该法律称为“装饰品”,几乎从来就没有实行过。
在印度,不仅贫困家庭的女儿出嫁难,就是高种姓的女子之中也有因为嫁妆而无法找到如意郎君。印度种姓制度规定,高种姓的女子不能下嫁低种姓男子。她们只好一辈子守在家里,过着死灰槁术一般的非人生活。
如今的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却受到传统陋习的深深束缚。而伴随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问题,又可能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对于印度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尚需时日。
(张盈泽荐自《看世界》)
责编: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