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网上一篇篇“逼疯老师”的小学生作文被网友们纷纷转发。语文老师们说,这样的作文并非只是个笑话。老师们担心的是“神一样的作文”背后的问题:孩子们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交流。
雷人的小学生作文
今天下雨了,我看见王丽娜没打伞,我想起今天是学雷锋日,于是我把李小小的伞拿给了她,然后和她一起开心地回家了。
老师评语:李小小是怎么回家的?
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大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转身对老大娘说,我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
老师评语:4张500块钱,下次带给老师看看。
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了表扬。
老师评语:你的语文书真够厚啊!
为写挫折竟让家人去世
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几乎是让所有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北京灯市口小学的孙老师在开学后让学生们写“假期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很多孩子犯了难,纷纷反映没什么可写的,“每天就是看电视、写作业,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孙老师感慨:“学生们的生活圈子太小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学。北京某示范高中高一年级的卢老师说,现在很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因为会收到千篇一律的作业。有一次布置了一篇《人生中的挫折》,第二天一批改作业,发现有一批学生的家人最近都去世了。“学生们好像没话可说,要不就瞎编一个家人去世的故事,要不就写古人如何挫折,写自己的挫折就是考试没考好,竞赛没得好成绩。”
批改一天作文老师直想吐
京城北部一所知名小学的家长抱怨: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写不出好作文。“如今的孩子确实缺少生活体验,写作文有困难。但学校的教学方式更是饮鸩止渴。我们家孩子一个学期只写四五篇作文,每篇要修改数遍,直到老师满意为止。期末考试前学生要背诵这几篇自己
的作文,期末考试不管出什么题,都要套上这几篇作文中的一篇。如果不背范文,临场发挥,写的再好也不给高分,这完全是应试教育。”
这样的“范文教育”已经波及了高考。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表示,高考阅卷评判作文真是太痛苦了,老师们只看一天就受不了了,看到最后真的是“要吐了”。高考阅卷老师呼吁学生“说真话”,而中小学老师们认为,想让孩子“会说真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白良轩荐自《北京晚报》)
责编: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