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误国”与崇祯之死

2013-12-29 00:00:00关山远
今日文摘 2013年12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为当前热词,这是历史经验之言,更是现实警示之言。笔者最近研读明史,从“空谈误国”四个字,常常想起那个发出千古叹息的崇祯皇帝遗言——“皆诸臣误朕”。这句遗言,是368年前崇祯告别这个世界之前郁结于心、发自肺腑、最想留在世间让后人解读的一句话。

崇祯之死

公元1644年农历3月18日,大明皇宫,35岁的皇帝朱由检拉着太子朱慈的手恸哭,他教导儿子在逃亡路上千万小心:“见到做官的人,长者呼为老爷,年轻的呼为相公。如遇平民,长者呼为老爹,少者呼为老兄”

随后,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死状颇惨。历史不能假设,回首明末乱世,仍不断假设各种可能:如果在兵临城下之前朱由检去了南方,或者太子去了南方,历史或许要重写了,明朝不一定灭亡得那么快。

遗憾的是,从万历年间开始的明朝朋党斗争,在王朝将要灭亡之时也一点儿没有消停的意思。阁臣们个个心怀鬼胎,他们唯恐皇帝跑走后自己会与太子一同留下死守北京,所以没一个人正式出来明确表态。廷臣们争吵商议,终日不绝,结果皇帝、太子一个都没走成。

嘴炮大臣

朱由检即位之初,还是颇想干一番事业的,但本人好猜忌,大臣们又谁也不服谁,终日吵闹不休,最终一块儿玩儿完。朱由检临死前,曾绝望地说:“朕非亡国之君,可是十七年来,满朝文武泄泄沓沓,徒尚门户之争,无一忠心谋国之臣,倘若朝中有半个于谦,何至会有今日!”

明朝文臣对“嘴炮”的爱好,在封建王朝中都是不多见的。在明末,内忧外患,亟须决断之心,但君臣整日赌气,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当时商量与满清议和,杨嗣昌等提出李自成、张献忠匪患未肃,辽东边疆之事,清人有议和意,可以与之先谈。此言一出,黄道周等老臣怒不可遏,朝上出现了一场浩大舌战。

学者樊树志在《晚明史》中评说这段口舌之争时,不无遗憾:“经过此番波澜,思宗再也不敢与清朝尝试和谈,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他已无牌可打了。”

空谈之风,盛行于魏晋,当时一群士人以清谈避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侃爷,你说佛道,他讲宇宙,练就一副好嘴皮子。到了明末,大臣们在大难临头之际,自然已不谈风月,但聚焦时事,依然是空谈,个个以为掌握了真理,其实不过是盗虚名、说空话,脱离实际,百无一用。

党争误国

明末舌战,缘于党争。大臣们不是从理性出发,而是执著于门户之争,什么事都难达成共识,什么事都做不了,最终一盘散沙。

明末的党争,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从今天的视野来审视明末党争,是深深的遗憾。东林党确实聚集了当时最优秀最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自居为正义的化身,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了道德优越感。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路径其实是与对手在唾沫纷飞中共同葬送了大明王朝。

姚雪垠在长篇小说《李自成》中描述了崇祯的最后时刻:“他痛恨朝廷上都是庸庸碌碌之臣,竟没有一个有识有胆、肯为国家担当是非的人想到这里,他怒不可遏,将端在手中的一只茶杯用力往地上摔得粉碎,骂了一句:‘诸臣误国误朕,个个该死!’”

这位年轻皇帝不知道,他死后,他的“该死”的大臣们,到了南明小朝廷,还在争吵不休。江山不在、国之不存,还要死掐,这些人,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将空谈进行到底。

(戴梦茹荐自《中国青年》)

责编: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