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众多企业把人才看作是企业的第一大重要资源,并且是唯一的动态资源。新员工是企业注入的“新鲜血液”,企业花大量的资源组织新员工培训,而培训的效果却事倍功半。本文通过分析新入职大学生员工的群体特征及入职培训对修正其离职动因,提高其工作绩效、培养其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方面的作用,对新员工入职培训做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新入职大学生;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81-02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而这种意识最容易塑造的阶段是在新员工刚加入企业的时候。而新员工进入企业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在此期间,由于新员工处于和企业相互熟悉、磨合、适应的阶段,或多或少地要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由于招聘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新员工往往在工作之初便发现企业并不符合心目中的期望,容易出现心理落差而产生离职倾向,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帮助他们从一个社会人进入新组织变成一个企业人,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工作职责,使之与企业相互认识,相互适应。我们公司员工招聘主要是招聘应届毕业大学生,因此做好新入职大学生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1 新入职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我们要做好新入职大学生的培训,首先要先了解他们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陌生感、紧张、高期望值、喜变不喜稳、独立自主、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情绪化、低“抗压”度、求公平、尚竞争。
大学生初入职场,对企业的认识几乎空白,企业的环境、制度、文化等都让他们感到陌生;企业的行为偏好,上司和同事的处事风格等也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在大学生跨入老员工群体之前,这种陌生感无所不在。他们常常会担心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正确,自己是否获得了同事的认可。他们对工作、对未来的期望都比较高,渴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事业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于工作稳定的追求。又由于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导致他们对职业锚的选择犹豫不决或经常变动。一旦遭遇“不公”,就容易导致极端的不满情绪产生。
2 新入职大学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在对新大学生入职培训容易存在以下的误区:观念上的误区,实施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效果转化率不高等。
2.1 观念上的误区
很多管理者都认为企业对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浪费时间、浪费成本,而主张直接将其分配到工作岗位上去。因此近年来有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只是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短期培训,不经过部门轮岗就直接分配到所对口的部门工作。
2.2 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我们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有些部门以工作忙,忍受不足为借口,马上把新招到的员工借到相关岗位开始工作,而不顾及对新员工的培训,只等有时间了再派新员工参加培训。这种无序的培训给我们培训部门带来了不必要的协调工作量,增加了培训的次数与时间成本,并且新员工没参加培训既增加了企业用人的风险性,又不利于新员工角色的迅速转换。
2.3 培训成果转换率不高
所谓的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受训者持续而有效地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运用到工作当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其最大价值的过程。许多新员工经过培训后就忘记了培训内容;或是缺乏应用的机会;还有一些受训者由于得不到上司、同事的支持,没有动力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 新入职大学生培训的方法
正因为他们具有以上独特的群体特征,公司应该在他们刚进入公司的最初期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注,让他们迅速融入组织,而这种培训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培训,我们公司近年来也在对新入职大学生培训进行探索,现场参观、座谈会、轮岗学习、团队训练、文体比赛等,内容多样化,不拘于形式,符合他们的个性特征。
3.1 现场参观
新员工刚进入公司,对公司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期待,我们安排现场参观,参加企业的内部环境、组织概况、部门地点和性质等,并由专人讲解现场工作流程,让他们对公司有个初步的认识。
3.2 座谈会
我们会在所有新入职大学生全部到位后安排公司管理者与大学生的座谈,让他们在座谈会上介绍自己,并畅谈自己来到公司后的感想、对公司及自己所期望的工作发展方向及计划。座谈会上公司领导会向他们介绍公司的历史、制度和文化,勉励他们踏踏实实工作。
3.3 团队训练
传统的授课式的培训方式对于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比较小,如果在他们一进公司就安排几天的授课培训只会磨灭他们对培训的热情,大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五年前我们把团队训练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运用到新入职大学生培训中来,让新入职大学生和去年入职的大学生一起进行为期两天的户外培训,我们的初衷是通过体验式团队挑战、协作训练,熔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团队意识,同时也通过往年大学生的经验交流和传帮带作用,使他们更快融入这个新团队,这样的方式比只把口号式的观念在课堂上灌输效果要更好。
3.4 问题比赛
新入职大学生来到新的单位陌生感无处不在,他们往往不懂该从哪里开始表现自我,处于象牙塔尖的他们一时间无法找到那种信心和勇气,跟其他同事之间也像有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推翻它与同事建立相互的信任和友谊。在这种情况下,一场问题比赛能让他们尽情释放能量,这样的活动会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强化对公司归属感,而且会对日后的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比上一堂课程讲归属感来得快捷有效。
3.5 轮岗实习
轮岗实习其实不只是专业方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新入职大学生对公司主体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只有对公司有个全面的了解,在日后工作中才会考虑问题更加周全。
4 新入职大学生轮岗培训的必要性和实施要点
上述几种培训内容中,轮岗实习是最重要、最需要周密计划的一项内容,也是培养、锻炼人员,提高员工素质的好办法,人力资源部应把轮岗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进行系统规划,制订轮岗计划,保证轮岗达到预期目标。
4.1 提高员工素质
新入职大学生在符合要求的各个岗位上轮流工作一定时期,可以开阔眼界,全面了解港口知识,亲身体验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能强化沟通能力,增加他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视野和知识面的宽度,并在取得多种技能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全面了解能力和对全局性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4.2 融通人际关系,打好工作关系网络
轮岗实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略,就是为这些新入职大学生建立人际网络平台,为以后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打好基础。他们刚进入企业,陌生的人、工作、环境都让他们感到强烈的焦虑,而在各部门的轮岗实习可以方便他们与不同领域的老员工进行交流和互动,与协同工作的员工建立融洽的关系,以方便他们在日后工作中的沟通,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4.3 更准确的定位
经过这样的岗位轮换(每一YdqJUZudAwUaDbKWPjBgBuRBzft/KADJo9gxGRDflJ4=岗位结束时都应有考评评语),公司对新员工的适应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通过这些入职大学生在轮岗时的表现和自身的体会,使公司更好地确定他们的正式工作岗位。
5 轮岗培训的实施过程
针对轮岗实习我们在从培训计划、培训师资的甄选,到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和考核都做了详细的规范。
5.1 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是做好整个轮岗培训很关键的第一步。公司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出设计:首先把他们按专业分组;然后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计轮岗的部门及轮岗时间。公司层做出各部门的轮岗计划后,再由各部门做部门内的各个方面轮岗计划。
5.2 建立培训师机制
培训落实到位就必须要落实好负责人。导师不仅仅是在工作上给予他们技术指导,而且有义务帮助这些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缓解和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
5.3 培训反馈和评估
培训评估主要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的在于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6 轮岗培训实施的要点
各部门要重视新入职大学生的轮岗培训,真正做到对他们重视,负责;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对部门文化、部门同事、部门专业内容以及部门行事风格的介绍;要关注他们的工作表现,指导和帮助轮岗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其尽快熟悉新环境、新工作、新要求,进而融入新团队,促成轮岗的真正成功。
总之,新入职大学生培训应该是一个过程,不能浓缩在三五天内完成,还应进行后续的跟踪培训,保证入职培训的延续性,在对入职培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其后期的培训项目,并与企业的管理者继续让计划有机衔接起来,甄选出具有发展潜质和领导才能的骨干力量。以保证入职培训的效果,增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保障;新员工入职培训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成功的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将会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是实现员工发展与组织效益的双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素珍.企业人才培训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22).
[2]林新波.流通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32).